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kuhung  ›  全部回复第 1 页 / 共 25 页
回复总数  484
1  2  3  4  5  6  7  8  9  10 ... 25  
5 天前
回复了 hylcn 创建的主题 随想 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严重下降
还有,尽量降低 AI 在这个过程的参与。看起来 AI 帮助提效了,但对于个人的文章,反而会影响脑部神经连接的形式。那些应付的文章,用 AI 写写就得了,因为对方也用 AI 解读。
5 天前
回复了 hylcn 创建的主题 随想 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严重下降
能意识到,多写写就回来了。而且要找对平台,获得正反馈后这个过程就更快了。单纯自己写给自己的,那还是碎片化就够了。
建议国内的国际学校或者衡水模式做出海(
提醒兄弟看下住宿酒店
频次太低了 而且就像前面说的,机构直接就做了
为了孩子就更不应该回来了。还有,我觉得精英教育出来的朋友,应该能意识到能不能“成才”真的看个人。即使你把他/她拉回来,不还是对其有期望吗?这种期望反而容易变成失望。只要孩子健康、快乐,你俩好好干,有兜底就行了。
别想着找工具,不然你最后会成为工具控。意识到这个事情,就慢慢调整好了。首先是隔绝触发习惯的信号。比如压力大了就打开短视频这个行为,换成压力大了就蹦蹦跳跳一下。
up 的分享还是蛮有意义的,虽然知道也有部份是为了增加曝光。
好多领导都这样想,LLM 成降本增效银弹。脱离一线的口嗨,无论是媒体还是创业公司,都是为了博取关注。落地一地鸡毛。
23 天前
回复了 kuhung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41 个 LangChain LangGraph Agent 案例研究
@NotAProgrammer 我这边看是 OK 的啊 具体表现是看不到吗还是
反着买岂不是(
@xingchenxf 这其实是为了获客,也是建立受众印象锚点的过程。早期发布产品后,发现仅靠平台自然推流,基本没有声量。无论写作还是做视频,或者是做产品,都是为了交付用户受用的内容。个人认为没有高低之分。
@Junn 没事,能有一些讨论也是好事。能听到不一样的观点,也会更完善自身。
@xiaosheng 好家伙 更心塞了
33 天前
回复了 kuhung 创建的主题 分享创造 K-Online 基于机器学习的 K 线预测
@Skifary 因为合规,改过一版。其实就是预测起始点往前挪动了 24h 。
33 天前
回复了 kuhung 创建的主题 分享创造 K-Online 基于机器学习的 K 线预测
@oneisall8955 指数怕还是难 小交易量有可能
@lswlray 个人认为,这个领域的产品验收,不确定性和“给我做一个 app”类似:对于结果,不同的人都可以比划上两句,进而影响验收。
几万条没必要训练,甚至微调意义都不大,外挂 RAG 先试试,跑通业务反馈重要。
另外如果是找别人做的话,从对方成本出发只会得到一堆烂活,得从你们自己的价值出发。你们觉得这个值多少,然后愿意付出多少。
如果是要你来预估工时,那么就按开头说的来做。先按你自身的 50 人天估计。10-20 天跑通开源的例子,10-20 天把你们自己的案例导入并寻求反馈,剩下时间应对突发状况。真上业务还要翻倍。
1  2  3  4  5  6  7  8  9  10 ... 25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Solana   ·   382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60ms · UTC 10:17 · PVG 18:17 · LAX 03:17 · JFK 06:17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