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家企业在招聘时都会有不同的面试设置,而这一定与公司独特的文化和团队氛围直接相关。经过整理 Tubi 候选人在不同平台上匿名和实名分享的面试体验,我们发现群众的眼睛真的是雪亮的,他们通过几轮面试就能窥探到在 Tubi 工作的真实情景。
欢迎🌟关注 [比图科技] 微信公众号,获取流媒体行业资讯、Tubi 技术分享和热招岗位!
我当时申请的岗位是 SRE 工程师,面试官是团队 lead ,他扮演了一位遇到故障的开发人员,通过邮件向我分享了有关这一故障的更多信息,并请我协助排查。哇我真的太喜欢这个环节了!在实际排查过程中,我遇到了几个坑,幸好这些坑我之前都踩过并解决过了,所以这次也能顺利应对。
我申请的是机器学习工程师岗,其中一轮面试是要求我在面试官电脑上写代码,在 Jupyter Notebook 上使用 User Table 和 Item Table (电影评分)创建一个 User-Item 矩阵,并进一步创建一个推荐模型;另一轮面试则是给定一个 DNN ,分别模拟 Train Loss 下降 Dev Loss 上升、Train Loss 突然上升和 Test Loss 下降而 Train Loss 不下降等情况,排查所有可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几乎在每一场 Tubi 面试中,面试官都是提出需求,并让候选人现场解决。随着面试轮次的增加,难度也逐渐提升。从最初相对简单的需求到稍有一些复杂性的需求,然后是现场实现一些功能,或是设计一些贴近实际运行环境的服务,比如监控 Heavy Traffic 并制定应对策略,直至涉及到系统设计层面的一些内容。
Tubi 在面试时非常重视候选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这与 Tubi “轻管理重技术”的团队风格息息相关。
一方面,由于团队精简管理且技术驱动,管理人员较少,即使是管理岗位的 Tubi 同事也只是“兼职管理”,包括 CTO 在内的所有工程师都有相当的时间亲自参与工程项目。这就要求每位团队成员都需要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经验。
另一方面,正如一位 Tubi 同事所言:“在 Tubi 要开的会真的不多,除了定期与 Lead 的一对一沟通和每周团队例会,工程师可以自主管理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各自负责的项目中;而且所有的团队 Lead 都鼓励并支持我们负责一些项目,并很少实施微观管理。我感觉自己总是能有机会去主动发起一些更具挑战和影响力的项目,这让我觉得很兴奋 ”,在这样的团队中工作,每一位成员势必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资深工程师,善于并乐于去实现那些价值更高的工程项目。
通过阅读整理 Tubi 同事和校友在 Glassdoor 上分享的近 80 条点评,我们发现大家对于 Tubi 工程师文化也是尤其喜爱:
“Tubi 工程师团队是我所经历的最强大且最精简的团队之一,每一位工程师都可以从头到尾地负责一个项目。”
“Tubi 工程师团队在我看来流动率不高,比较稳定,甚至还有一些工程师离开后选择再次回归!”
“Tubi 每位同事都有自己的专长,我能从在各个领域比我更厉害的同事那里有所学习,无论是作为团队成员还是作为个人,我感觉自己都有很大进步。”
我申请的岗位是 Tubi 高级前端工程师,由于英文面试需要涉及海外同事,而且面试官有可能在世界各地工作,比如我在 Tubi 的第三轮面试官是法国人,我们需要一同协商确定面试时间。面试前,HR 会提醒我提交英文简历,以便面试官可以提前了解我的资料。
面试开始时,我和面试官会分别进行自我介绍,我建议大家在这一环节尝试多说,尤其是流畅地介绍自己的职业经历和背景,从自己相对熟悉的话题开始就不会很紧张了。尽管我过了英语六级,但讲真,我之前几乎没有机会和老外对话,缓解紧张最笨但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提前把要说的话练习很多很多遍。
我的听力很差,但因为是技术面试,我还是能捕捉到一些关键词,在和面试官沟通完需求和相关背景后,我开始动手写 React 代码实现前面所沟通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首先对需求有非常清晰的理解,对于自己拿不准的一定要大胆询问并确认。我个人认为自己在这一轮面试中的表现并不是十分理想,因为我平时使用 React 不多,也忘记了一些语法,但面试官并不介意我查 MDN ,甚至在我调试 Demo 时帮我一起找出了问题。尽管如此,我感觉自己还是克服了在英文面试中不敢说的状态,与面试官形成了一个还不错的合作。
我参与的最后一轮面试 —— 第六面,同样是英文面试。面试官是未来的同事,主要聚焦在有关前端的综合性问题上,感觉需要比较多地展示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建议大家提前通过 Google 搜索常见的前端面试问题。这一轮面试没有编程部分,但压力丝毫不减。由于面试官可能语速较快或使用一些我们所不熟悉的专业词汇,当听不懂时一定要请对方再重复一遍,说慢一点,以便把问题真正弄清楚。这次英文面试结束后,我发现自己的英文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差。
我面试的是 Tubi 后端工程师岗,英文面试在第二轮进行。我的面试官来自美国,我听懂了他提出的需求后就开始编程来解决这个实际问题。面试更多的是看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英文水平。我用简单的英文表达了自己的设计思路,面试官似乎理解得很清楚。只要平时能理解英文技术文档和视频,英文面试通常不会有太大问题。
候选人最常问的一个问题是“ Tubi 有英文面试么?”,答案是肯定的。这样的安排并不是为了展示“所谓的外企特色”,而是由于技术团队的几乎每个分支在中国和美国均有工程师,因此,Tubi 中国团队成员需要频繁地与美国同事进行沟通和协作。
Tubi 中国团队自创立之日起就希望并始终致力于打造一支与总部研发团队并驾齐驱、平等协作的精英研发队伍,这意味着中国团队的职责并非为了实现产品或业务的本地化,或负责一些相对边缘的业务,而是与总部研发团队共同承担核心业务和功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掌握职场英文并进行技术开发,对于工作的顺利交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从开始工作以来,我几乎没有说过英语,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英语口语哑巴。在面试 Tubi 时,我有点紧张地说:"Sorry, my English is very poor",然后当时的面试官也是 Tubi CTO Marios 笑了笑,用很慢的速度说:“你的英文,比,我的中文,好!”他确实会说一些简单的中文。这一句话让我一下子如释重负,感觉坐在对面的不再是一位面试官,更像是一位同行或朋友。随后,我用蹩脚的英文顺利通过了那一轮面试。
在 SRE 职位面试中,团队 Lead 也就是面试官很认真地给我介绍了团队目前所做的项目和未来规划,并请我判断是否是我感兴趣的工作,非常尊重我的想法;面试官也分享了他们近期关注的技术方向,并提醒我要始终关注网络、操作系统等这些重要基础。
在面试中,当时机器学习团队的 Lead 提出了一些我之前几乎没有考虑过的开放性问题,特别是那些与公司业务和商业逻辑相关的问题。面试技术后,我回家查资料,思考了很多,收获非常大。
我面试的是 Tubi 后端工程师职位,遗憾的是我在两轮技术面试中都没有表现出足够的程序设计功力,因此无缘加入团队。然而,在 Tubi 的面试体验很棒,从头到尾都有专门的招聘人员协助安排面试并反馈面试进度,在收到面试结果的同时,我也收到了非常详细的反馈,包括我在面试中做的好的方面,以及需要提升的方面。
尽管面试是构建企业雇主品牌和口碑的重要环节,Tubi 非常重视面试流程的优化与完善,但让后续人拥有不错的面试体验,不仅靠流程之优,还是 Tubi 每一位同事自身所拥有的尊重友好、擅长合作、重视成长的特质,以及始终如一的充满信任与尊重的团队氛围所创造的。Tubi 的一些同事如此描述他们在这里的工作体验:
“在 Tubi ,我感觉自己像是拥有很多朋友,而不仅仅是一些熟人。同事们来自各个领域方向,也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但总是充满活力和热情,这种感觉很好。”
“我最喜欢 Tubi 的一点是同事们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和信心,同时对其他人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保持同样的态度,这就形成了一种相互支持的团队氛围,并在此基础上让每个人都能有所成就。是 Tubi 这支团队,使 Tubi 拥有了如今还不错的这一番景象。”
“Tubi 的管理团队结构从高层开始就非常扁平,没有层级压力。高层管理队伍比我服务过的任何一个公司都要多元,而且有很多和高层管理者直接合作的机会,这在其他公司也是比较少见的。”
不论未来我们是否有机会在 Tubi 一起共事,我们都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对你未来参加的任何一场面试有所助益 —— 通过面试设置、面试官所呈现的状态及其他细节的体会,对未来团队和同事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最终能够找到并加入最适合的团队中,发挥自我价值并做出卓越的贡献。
同时,由衷地感谢在不同平台匿名或公开分享 Tubi 面试经验的各位候选人,你的分享也正在帮助我们找到最适合的同事,一起高效地工作,为“让人人都能免费享受高品质的视频内容”而努力!
1
haah 259 天前
第六面?你认真的么?
|
2
springuper OP @haah 啊对,一般是六轮面试
|
3
byene 259 天前
你好,强制卡年限嘛,后端,目前工作经验在某大厂 3 年出头,离职后准备练练英语投贵司。
|
4
springuper OP @byene hi 谢谢你感兴趣,后端这个岗位目前已经招到人啦,期待之后有机会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