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arisweat 最近的时间轴更新
pocarisweat

pocarisweat

V2EX 第 455124 号会员,加入于 2019-11-24 15:35:08 +08:00
今日活跃度排名 10030
根据 pocarisweat 的设置,主题列表被隐藏
二手交易 相关的信息,包括已关闭的交易,不会被隐藏
pocarisweat 最近回复了
@icestraw
这个帖子我记得,当时还回复了。

2016 款 15 寸 MBP 默认的分辨率我有印象,看着是糊的,所以我都会调大。这里这几个开启 HiDPI 的模式,视觉效果可能和 2 倍整数缩放有些许差距,但应该比旧 15 寸的默认效果好。

不过我好奇,假如缩放大于 2 ,比如这里的 2.31 倍,那系统真的会超采样到 3 倍缩放进行渲染吗?
1 天前
回复了 Pin 创建的主题 macOS 偶然发现 macOS 超好用的快捷键
系统支持的 Emcas 风格快捷键其实更多: https://support.apple.com/zh-cn/HT201236#text

Gnome 也有这个功能,可以在 Tweak 里选择打开或关闭。但 Linux GUI 软件用的是和 Windows 一致的快捷键,系统和 WM 也没办法把软件快捷键修饰键自动改到 Win/Command ,所以打开这个功能意味着大量软件的快捷键都没法正常使用了……
相当于每次都要提交最原始的登录信息,登录状态容易不可控,而且退出登录也不够方便
苹果到目前为止应该都没有对开放侧载 /第三方 App Store 正面表过态,这件事对苹果的冲击可能远远大于之前的可维修权风波,所以我觉得对苹果实质的影响有限。

拼多多虽然产品看起来 low ,但好歹也算有头有脸的厂,况且现在还在助攻欧美的 temu 业务,如果这时候和苹果结下梁子,对自己没好处。

反诈这个吧……虽然我对 iOS 还是有点基本的信任,但除非你用美版+美区,否则怎么能完全证明国区现在就没有呢,对吧?

倒是 iPadOS 加入侧载也许能给生态增加点活力。但苹果在 iPad 软件上扭扭捏捏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希望放弃自己深度掌控的 App Store 生态。如果 iPad 真像 Mac 一样随便装软件(其实也要证书的,不算随便,只是不用提审),那可能真不如给 Mac 加触屏了。
2 天前
回复了 laravel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写好的 macos app 怎么测试?
为什么自己不能测试?
@lhbc
其实可以换个思路考虑这个问题。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科技进步、文明交流的历史,而技术的进步,必然会导致社会生产财富能力的增加,以及人与人、国与国来往的增加(包括信息、人、商品)。也就是整个世界处在从静态走向动态的过程里面。传统的体制,适合相对静止的农业时代,解决农业时代的问题也比较顺手。但在日常用的手机这种商品,都需要若干个国家,上百个供应商合力制造出来的时候,传统的社会管理方法就失效了。

所以新的制度慢慢取代旧制度,不是因为它有多么正义,只是它更适合工业社会这种充满动态性的社会形式。很多人嘲笑一些不太发达的国家搞议会,国家整得一团乱,其实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缺乏商业和现代工业的农业社会,的确很难和这种体系兼容。在农业社会里,每个人只种好地,交租就行,可以一辈子不离开原来的地方。但工业化以后,上下游的生产者必须产生联系,每个人的工作都需要依赖他人进行,人与人的连接和绝对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新的诉求。

也许到了未来某个时刻,工业社会也会被充满绝对力量的新形式取代,到时候人们未必会觉得今天的民主制度有多先进。但目前的 AI ,只能说是有极大加强工业社会的实力,并没有取代社会形式的一面。所以现有社会的分配问题,只会因为 AI 的进步而更加凸显。而且如果因为对 AI 技术的把握不够,导致国内和国外再次形成足以冲击社会的技术代差,那问题就更大了。

很多人习惯以旧的眼光看待我们所处的社会,但忽略了社会在急剧发生变化的现实。三十年前、二十年前中国的城镇化率才多少,今天又是多少?传统文化在城市化工业化的冲击面前,真没有那么灵。如果传统文化真的还起作用,那今天我们根本不用担心什么生育问题。而现在呢?别说大城市不生了,河南、福建这些地方也都不生了。

当然,历史的尺度是很大的,现实生活中的变量太多,一点小波折可能就是人的大半辈子。而且就像很多人喜欢说的一样: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人身上就是一座山。从个人一生的角度,也不能太过于乐观。
@pocarisweat
我个人觉得第三方 App Store 这就是个谈判筹码。大厂可以用这个来跟苹果谈条件(比如降低抽成),但直接在 App Store 下架再自建平台这个属于掀桌子,正常情况是不会干的。国产安卓市场起码大厂 App 都是能找到的。

倒是对 iPadOS 来说,第三方 App Store 可能可以再给这个平台增加点活力。
@zhaoxin
单说这一点的话,电脑和手机确实不太一样。现在大部分人用电脑就那一些知名软件,大部分需求还可以用网页解决。手机上流氓的发挥空间更大,不管是偷隐私、骗钱,还是给你制造麻烦,都要比电脑机会大得多。说直接点,大家怕的其实也就那几家国内的大厂中厂,参考前段时间出事的拼多多。
终于有人问这个问题了。最核心的原因,是苹果和其他大多数科技公司的商业模式都不一样。

1. 苹果的产品线很小,盈利模式简单直接。现在的的苹果产品列表相比十年前已经膨胀了很多了,但你点开 Microsoft 、Amazon 的官网,看看它们有多少完全数不清的业务,而苹果的产品非常简单:手机、平板、电脑三样就占了绝对的大头,其余几乎都是围绕这三样的配件和增值服务。也许你爷爷奶奶听不明白什么是云计算、什么是推荐算法,但他们一定知道苹果这家公司怎么赚钱的:买手机电脑。销售对象是硬件而不是软件。也因此,这几家卷 AI 的公司,和苹果并没有那么强的竞争关系,反而可以合作。

2. 苹果不做对公业务。仅有的能靠得上 to B 的业务只有「和 App Store 的大型开发商合作」和「批量卖产品给有需求的企业」,前者本质上还是面向 App 消费者的,后者占比不大,同时也体现不出什么独特性。之前美国反垄断听证会的时候,很多人把 Microsoft 、Amazon 、Google 和 Apple 放一块,但这前三家可都有庞大的面向企业的云业务。现在的 AI 技术,要和企业业务线结合才能发挥商业价值,否则只能算锦上添花,收不回成本。

3. 苹果的软件业务不面向所有消费者。是的,苹果在推它的服务,iCloud 、Music 、TV+……但是即使是有 Android 和 Windows 客户端的 Apple Music ,有多大比例的用户是一台苹果设备都没有的?在这种背景下,公司就没有研发旨在面向所有用户的互联网平台的动力。而且参考前两点,即使苹果有这个技术和动力,那搞出来也一定是亏钱的。

4. 苹果对商业回报的把握非常精准。有人说,苹果不推不成熟的技术,这话过誉了,但说苹果不搞不赚钱的东西是没问题的。现在的苹果看起来不创新,胆子小,背后的原因就是不敢玩豪赌。同样是万亿市值公司,微软 Windows 就算再怎么稀烂,微软也不会完蛋,但如果苹果 iPhone 连续两三代整点大事故,那就真的危险了。所以,就算要入场,那肯定也要等到在普通消费者身上有一套完整的盈利模式后再入场。

5. 苹果不搞科研。90 年代乔布斯回归苹果以后就立刻把 Research 砍掉了。现在苹果看起来是自研生态最完整的公司(芯片、OS 、编译器、语言…全是自己的),但这些东西都是直接为产品服务的。苹果公司可能会研究「未来的手机」「未来的电脑」甚至「未来的 AR 眼镜」,但不会研究和产品没法直接产生关联的 AI. 这看起来很短视,但也是减少翻车几率的保守。
4 天前
回复了 v1ncent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我感觉我得了一种数字强迫症/空虚病
前面那段跟我有点像,不过我还没有这么严重。感觉程序员做久了会有种「结构化数据强迫症」,写日记还不行,一定得把能结构化的数据都拿下来,放到 Excel 里。但大量数据都需要自己整理,很累,到某个节点又会开始摆烂。ChatGPT 的出现在精神上是对这类强迫症患者的一个拯救。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nftychat   ·   API   ·   FAQ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实用小工具   ·   2945 人在线   最高记录 5556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16ms · UTC 12:54 · PVG 20:54 · LAX 05:54 · JFK 08:54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