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ryan4yin  ›  全部回复第 10 页 / 共 19 页
回复总数  377
1 ...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9  
@lucifer9 @huangmingyou #24 #28 我一起回复下吧,用传统 Linux 发行版、脚本或者 ansible 等工具,当然都能实现同样的功能,毕竟这么多年业界都是这么用的。

而 NixOS / Fedora SilverBlue / Android 以及其他类似的发行版,它们或多或少拥有的,比这些传统方法更有优势的特性就在于本文的标题:

不可变文件系统、无状态、声明式配置

如果各位有用过帖子前面提过的 Docker/Kubernetes/Terraform/Pulumi 这些现代化运维工具,应该会比较能理解这一点。
@huangmingyou NixOS 只负责维护系统状态,数据状态还是需要 lvm snapshot 来维护。
@lucifer9 理解,你自己写脚本安装软件、恢复配置文件,恢复整个环境,当然也完全可行,毕竟很多运维都是这么干的。
接前文 #22 ,NixOS 有这么一份可解释的、声明式的「知识」的好处在于:

1. 对系统做任何修改都很方便、安全、干净
2. 可以很方便地分享给别人,其他人也能通过简单的配置内容审查,确定你的配置是无害的
@lucifer9 #19 哦漏了一点,你用系统自动快照来管理系统状态。

这里的区别在于,系统快照的内容是不可复现的,快照内容不包含如何从零构建这个快照的「知识」,是不可解释的。

而 NixOS 的配置是一份从零构建出一个一模一样的 OS 的「知识」,是可解释的,而且可以通过简单几行命令就自动完成这个构建。NixOS 配置本身既是一份记录你的 OS 都做过哪些变更的文档,也是用于自动构建出这个 OS 的配置。
@lucifer9 #19 单纯从 dotfiles 管理的角度看,我也觉得没啥区别。
但是 NixOS 作为一个 OS ,它的配置显然不仅仅只能管 dotfiles ,它的配置文件可以管理整个操作系统的大部分状态。
2023-07-06 19:19:29 +08:00
回复了 yiyu1211 创建的主题 Kubernetes 求各位的 K8S 或 容器的技术博客
我贴下我写过的云原生相关内容:

https://thiscute.world/series/%E4%BA%91%E5%8E%9F%E7%94%9F%E7%9B%B8%E5%85%B3/
2023-07-06 18:42:42 +08:00
回复了 hahastudio 创建的主题 Evernote 传闻:几乎所有的 Evernote 剩余员工均已被解雇
看来得考虑迁移数据了
@vcn8yjOogEL 想了下还真是,Android 包老早就是不可变了,还带签名校验,灯下黑了我。
@chengleqi 是的,简单的说,NixOS 为了极致的系统管理能力,将系统的所有文件都放在了 /nix/store 里面,并且设置为 readonly 避免被用户修改。
在系统启动时,所有 FHS 相关目录才会被动态创建,比如 /bin /usr/bin /var /tmp 等文件夹,这些文件夹中的初始内容全都是指向 /nix/store 的 symlink.

也就是说 NixOS 不遵循 Linux FHS 规范,但是通过 symlink 一定程度上兼容了最核心的一些 FHS 路径,使系统能正常运行。

但是这导致用户无法在 NixOS 上执行任何其他系统上构建的程序,因为绝大部分程序都依赖的 glibc 不在标准路径下。
解决方法有很多,源码包可以通过在 NixOS 上重新编译一份来解决,二进制包可以通过 patchelf 修改动态链接库路径,也可以模拟一个 FHS 环境来运行这些程序。详见:

https://nixos-and-flakes.thiscute.world/zh/best-practices/run-downloaded-binaries-on-nixos
牛逼,先 star 了
@codehz #2 我主要是考虑开发者群体,有能力理解声明式配置,可复现的开发环境对开发也有很大的好处。

@duke807 #1 没用过 Gentoo ,不过 NixOS 跟它有一点一样,就是都是源码发行版。

@crz #3 LFS 主要意义在于学习 Linux ,感觉没啥实用价值,没见过几个人长期自己折腾 LFS 当桌面的,太 Geek 了.
2023-07-06 15:05:41 +08:00
回复了 thinkm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为啥我很少回去翻我的笔记?
@aitianci #34 有些笔记软件专门解决这个问题,Obsidian/Logseq 感觉挺出名的,通过双链关联。
2023-07-06 15:01:59 +08:00
回复了 thinkm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为啥我很少回去翻我的笔记?
再接前文 #33 ,我写笔记很少直接 COPY 别人写的内容,因为这谈不上真正理解,也谈不上是自己的笔记。
我对自己笔记的要求是,要有自己见解,不能直接 COPY ,单纯 COPY 来的笔记是没有意义的,徒增一堆废料。

写笔记,初期可以是草稿,但是如果想将内容沉淀下来,就需要花更多的精力来完善。草稿是指「只有当时的自己能看懂的内容」,而能拿的出手的笔记,那得是「一个不懂这个知识点的人也能理解的内容」。
2023-07-06 14:51:35 +08:00
回复了 thinkm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为啥我很少回去翻我的笔记?
接前文 #32 ,我如果不把学过的东西写到笔记里,那隔一段时间又想折腾的时候,经常会发现相关知识点或流程都忘差不多了,又要从零再折腾一遍,这很浪费时间。
如果你觉得你的笔记没啥用,我觉得可能的原因会有:

1. 你的工作内容变化不大,涉及的新知识有限。简单的说就是用到的都是热知识,没啥冷知识,那确实靠脑子就 OK ,不需要啥笔记。
2. 你写笔记的方法有问题,比如前面老哥说的,你记的只是写草稿,从没想过要将它变成可读性更好的内容。其实草稿并不是没有价值,如果草稿能变成一篇详略得当的教程,那就很有价值了。但是如果草稿一直维持在草稿的状态,那就确实没啥价值,可能过段时间你自己都看不懂这草稿了。

我当然也有些回顾比较频繁的笔记,这种笔记主要是一些 Linux 命令笔记,比如因为工作原因我抓包比较多,下面这篇博客我经常一天看好多遍( copy tcpdump 抓包命令):

https://thiscute.world/posts/tcpdump-and-wireshark/#tcpdump
2023-07-06 14:42:32 +08:00
回复了 thinkm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为啥我很少回去翻我的笔记?
我有个写了四五年的笔记仓库,目前 249 stars ,主要存放一些个人散乱的笔记,其中有些比较有价值的内容,我会在合适的时机整理成文章发布到我的博客上(我的大部分技术博客都脱胎于此)。

https://github.com/ryan4yin/knowledge

但我没折腾过啥笔记软件,这个仓库我一直是使用 VSCode 直接写 Markdown 内容,写习惯了也几乎不怎么用 markdown review 功能。

另外我 5 月份写的一份 NixOS 笔记,最开始也是存放在这里面的,后面又整理成博客,收到许多好评跟建议后又改成了 GitHub 仓库 + 单独的文档站,之前在这个回帖里总结过它的迭代历程:

https://www.v2ex.com/t/952569#r_13285891

这其中大部分笔记我自己确实也不怎么回顾,可能原因有:

1. 暂时用不到相关知识点,或者我对相关知识点不感兴趣了,兴趣转移了。
2. 我已经很熟悉相关知识点了,不需要再借助笔记的内容来回顾。

但是我感觉这仓库里并没有什么可以删除的笔记,我觉得我记录下的内容不论是对我自己还是对其他看到这个仓库或者我博客的读者,都可能是有价值的,没有价值的东西我一般不会记录。

我其实更多的,是拿笔记当作自己的第二大脑。因为人的记忆能力有限,学过的东西都可能会忘。这就像计算机的 CPU 一二三级缓存也都有限一样,更多的内容就只能 offload 到内存,或者 offload 到磁盘持久化存储,等到什么时候需要了就再 load 进内存,load 进 CPU 缓存。
2023-07-05 19:46:32 +08:00
回复了 yaott2020 创建的主题 Linux 请诸位 Linux 用户泼醒我
Linux 桌面感觉也就 i3wm/sway 等窗口管理器可以一战,KDE/Gnome 这些跟真金白银堆出来的 macOS/Windows 比,稳定性、易用性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2023-07-05 19:44:39 +08:00
回复了 yolee599 创建的主题 Linux 用了一段时间的 Linux ,感觉我有“操作系统洁癖”
@moonjourney #80 +1 我也是,再也不用写笔记记录自己装了些啥东西,改了些啥配置了。
1 ...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9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Solana   ·   87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3ms · UTC 19:19 · PVG 03:19 · LAX 12:19 · JFK 15:19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