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半过去,首批高才们第一阶段逗留期已满,与申请时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8 月披露的数据显示,1.4 万面临续签的高才中,约一半的人已直接放弃申请续签,成功续签的高才里,也仅有三分之二长居香港。
https://mp.weixin.qq.com/s/sWuSzKOgjdozCjFV5XmU8g
https://archive.fo/bb8Sg#selection-435.0-469.40
选择了留在香港
Leo:在基金行业工作了 10 多年,从内地迁移至香港,经历了一段职业和身体上的困难,最终学会了在香港生活中寻找快乐,并且在职业上也有所发展。
Joanna 徐:带着家人搬到香港,丈夫辞去了内地的医学教授工作,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适应期,最终成功地在港险销售工作中有所成就,家庭也实现了生活的重建和升级。
Noah:虽然最初并没有计划长期定居,但由于香港的金融机会和个人的职业规划改变,他决定留在香港并学习粤语,同时也考虑了搬去深圳通勤。
何若洁:虽然她在香港工作,但丈夫和孩子留在深圳,形成了一个双城家庭。尽管如此,她的家庭仍然选择了在香港生活。
Chen Ming:虽然在续签时遇到了困难,但他在香港寻找工作机会,尽管最终未能找到合适的职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已经离开了香港。
他们离开了香港
安静:在互联网公司被裁员后,她申请了高才,但几个月后在内地找到了工作,因此她选择离开了香港。
Raya:在港待产期间,她对香港的生活成本和社会环境感到不适应,最终在宝宝即将出生前选择回到深圳。
文科学生李笠:他和同学们一起组了个群,合计投了上千封简历,但得到的面试机会很少,且工作待遇不高,他对于在香港的生活感到恐惧。
高才计划看起来不适合大部分人
|  |      1sgt      2 天前 香港 pvp 强度是不是更高啊? | 
|  |      2V2Try      2 天前 via iPhone 香港本地人着急都跑英国了,这块地没落了。 | 
|  |      3avrillavigne      2 天前 via Android 医学教授也卖保险•᷄ࡇ•᷅ | 
|      4Need4more OP @avrillavigne 是女方卖保险 | 
|      5azureaz      2 天前 除了香港亨利护照指数远高于内地,其他优势不大。 | 
|      6glacer      2 天前 香港工作卖保险的太多了 | 
|      7Rickkkkkkk      2 天前 东方之珠早就成新加坡了啊 | 
|  |      8felix111      2 天前 香港人自己搞的嘛  港独资本见到都怕啦 宜家还不是死死地气 翻大陆买野 | 
|      9NanFengxuan      2 天前 有問題嗎?留下的比例很高了,相比其他國家的人才引進計畫 | 
|  |      10szdubinbin      2 天前  5 我认识很多高/优才并没有深入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基本大盘是国内大厂/小公司混的还可以,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时候再来点添头,反正申请没多少钱, [到时候再说] 的哲学。然后真的要过来发现,这个地方产业比新加坡少,语言壁垒比新加坡高,创新科技比大陆拉垮,工资租房比更是感人。然后开始进入一种为了这碟醋开始包饺子的过程。web3 其实还可以不过这行适配的人不多。 | 
|  |      11ddoyou      2 天前 很多人在香港卖保险啊,而且好像很赚钱啊 | 
|      12dyvdy      2 天前 via iPhone 高才门槛实在太低了,比落户上海都容易…我都能满足条件,但我的专业在香港完全找不到对口的工作 | 
|      13acupnocup      2 天前 丈夫辞去了内地的医学教授工作,这个其实还是很难的。女方卖不卖保险都无所谓了。 | 
|  |      14kennylam777      2 天前 本來空出來的位置就不是外地人可以接手的工作, 給你找工作的簽證也留不下來。 | 
|      15Marin      1 天前 香港工作是否还有性价比呢?如果是作为高级程序员大概年薪多少呢?有大佬知道吗? | 
|      16mosfet      1 天前 只有去“广阔天地”的发达地区,才能过的更舒服 | 
|      17fredweili      1 天前 一个重要的事实不讲,香港改变了大学本地生的定义,要居港至少两年了,这怎么搞? 和上海比,香港啥也不是,没有便宜可以占,那就拜拜,拉倒 那些因为国安法跑路的也回流了一些,港府也不在乎人才计划了,傲娇了那就不谈,谁在乎你香港的死活 | 
|      18Need4more OP  1 | 
|  |      19davidqw      1 天前  1 @szdubinbin 香港至少需要 A8 资产才能生存,周围普遍是夫妻双方一人在港陪读另一人在内地赚钱,每年生活成本 50 万起步。工作方面,金融、艺术、web3 岗位比较适合,技术类岗位很难找到合适的且对粤语有一定要求。 大多数办理高才的都是为了子女教育,邻居小孩今年通过 DSE 考入了港中文热门的人工智能专业,成绩在北京高中只能排 Top10%级别。如果是为了职业发展,技术类岗位不如新加坡,也不如相邻的深圳。 | 
|  |      20cgcs      16 小时 21 分钟前 没有真实需求,就属于瞎折腾 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