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 请不要在回答技术问题时复制粘贴 AI 生成的内容
yibo2018
V2EX  ›  程序员

Vibe Coding 提效显著,一年项目体验历程

  •  1
     
  •   yibo2018 · 1 天前 · 5362 次点击

    最近一年多,都是用 AI 来代替手写编程,都现在后端实现了 100%AI 代替(已经很久没手写过任何代码了)。

    最近我们团队被收编了,在给资方准备资料的时候,整理了 AI 提效的一些数据,想这可以贴上来,大家一起讨论下

    第 1 条附言  ·  6 小时 6 分钟前
    统一回复下,我目前用的提示词是这个,然后会加一些自己的代码流程规范
    https://github.com/kingkongshot/prompts/tree/main/Agents
    101 条回复    2025-11-13 16:15:52 +08:00
    1  2  
    yibo2018
        1
    yibo2018  
    OP
       1 天前
    yibo2018
        2
    yibo2018  
    OP
       1 天前
    AI-Assisted Efficiency Dashboard · Updated 2025-11-06
    效率指数 = 提交频次 × 平均增量。AI 流水线让 2025-07~09 的效率指数长期维持在 4000+,即在单位时间内交付更多增量代码。
    yibo2018
        3
    yibo2018  
    OP
       1 天前
    yibo2018
        4
    yibo2018  
    OP
       1 天前   ❤️ 2
    所有数据出自最近频繁提交的 5 个项目,提效 8.8 倍
    yibo2018
        5
    yibo2018  
    OP
       1 天前
    和大家分享一下,有问必答
    mooyo
        6
    mooyo  
       1 天前
    我最近半年产出的代码应该 80%以上是 AI generate 的。剩下的 20%是给 AI 擦擦屁股和改 CLAUDE.MD 。。。

    现在的主要工作变成了 review AI 的代码。
    yibo2018
        7
    yibo2018  
    OP
       1 天前
    @mooyo #6 自从用了 codex ,cc 等这种 cli 的方式,看代码比较少了, 一些重要的逻辑会让他自动创建 http 测试用例自测,普通-中等的需求,基本一遍过,直接提交到测试环境了
    mooyo
        8
    mooyo  
       1 天前
    @yibo2018 我也是 CLI ,但是还是得在 PR merge 之前 review 一遍。每次 generate 的时候倒是不会去看
    godspeedyou
        9
    godspeedyou  
       1 天前
    楼主有没有什么实践经验分享啊,比如全局和项目规则,踩过的坑之类的
    zhengfan2016
        10
    zhengfan2016  
       1 天前
    怎么保证 ai 的代码质量呢
    dxpy
        11
    dxpy  
       1 天前
    后端用 Python 吗
    gpt5
        12
    gpt5  
       1 天前   ❤️ 1
    我手下一个小弟,vscode 左右下,开 3 个 ai ,对照着改。
    效率比 1 年前高多了,并且由于工作顺心了,整个人的气质都好了。
    Babbitt
        13
    Babbitt  
       1 天前 via Android
    请问有没有视频教程推荐啊,也想入门 vibe coding
    mahy50
        14
    mahy50  
       1 天前
    @mooyo #6 CLAUDE.MD 的示例可以看看么?都是怎么改的?
    xing7673
        15
    xing7673  
       1 天前
    从 8 月份 gpt-5-high 上市以来我在公司里的项目也能 vibe 了(当然不是特别成熟的那种)
    从我实际体验上来看,短期过渡写项目还是要让 ai 多提示多注意 DRY 原则等各种 clean 的写法
    但是到了后期可以专注于业务上的发展以及领域知识的开发了
    我觉得是好事,还是多拥抱这个变化比较好,我感觉到了明年 localLLM 的 SOTA 就能满足你大部分项目的 vibe 需求了
    wenning
        16
    wenning  
       1 天前
    现阶段优秀的大模型还是太贵了, 最近使用 qwencoder 太弱智了, 很多简单的功能都做不好, 比如函数接口增加了参数, 让它修改, 直接在调用的地方给我填 null 上去, 也不想一下该填什么
    PowerDi
        17
    PowerDi  
       1 天前
    使用哪个工具呀
    NoCash
        18
    NoCash  
       1 天前
    @Babbitt #13 同求,我总感觉看到大哥们说 vibe coding 多么好,感觉没找到哪里入门嗯
    aa883266
        19
    aa883266  
       1 天前
    @NoCash #18 只要识别表达能力没问题 直接就干了~ 大佬可以来试试我 a‌‏‏icoding.sh
    NoCash
        20
    NoCash  
       1 天前   ❤️ 1
    @aa883266 #19 我想问一下,所谓 vibe coding ,难道就是和 LLM 们对话,只是对话的主题里让 LLM 写了代码,这个就叫 vibe coding ?这件事在 2022 年叫做:和 ChatGPT 聊天让它写代码,现在创造一个新名词 vibe coding?我不理解,vibe coding 除了聊天以及 cursor 这种 CLI ,是有什么新花样我不知道吗?
    94
        21
    94  
       1 天前
    @NoCash #20 ,以前需要聊天然后自己手动复制代码,现在可以让 AI 自动写代码之外还可以代替你执行各种操作。比如说阅读仓库中的 Issue ,去理解问题和尝试修复问题。并且按步骤提交 commit ,push 到远端。然后你去 review 之后 merge pr 。但是修复的 PR 可能会有问题,所以 review 的步骤不可省略。

    不过我觉得长期维护可能会有问题,所以我常用的场景是自己需要做一些一次性的处理脚本的时候才会真的 VibeCoding ,因为自己有预期好的输入输出,AI 就很快会产出我需求的脚本让我去用,然后用完就删了。

    -----
    大概可以认为是一个通读过各种规范和 API 文档的实习生,你告诉他你要什么,明确好需求和步骤之后就让他自己实现。
    一些不重要的一次性脚本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但是生产中去用还是要好好 review 的。

    用代入感强一些的例子就是,原本是产品经理或者老板坐在你边上,告诉你这个按钮要往左边移动一些,这个按钮点击之后要打开弹窗,弹窗里面要编辑什么内容。
    或者说你的算法写的有问题,然后他在边上叭叭叭说了一堆,你再按照他说的业务流程去改算法。

    现在这些工作中的你就变成了原本的“领导”,而 AI 就成为了当时的“你”,心里边还不会骂骂咧咧。
    jsq2627
        22
    jsq2627  
       1 天前   ❤️ 1
    > 自从用了 codex ,cc 等这种 cli 的方式,看代码比较少了

    这也是我不喜欢 CLI AI 工具的原因,review 很不方便,对代码掌控力下降。AI 写东西熵增很快,整一大堆代码来解决不复杂的问题,到处重复造轮子。
    askfilm
        23
    askfilm  
       1 天前   ❤️ 5
    "已经很久没手写过任何代码了" 文科生的幻想?
    jsq2627
        24
    jsq2627  
       1 天前   ❤️ 1
    @NoCash vibe 是有门槛的,很多人网上发帖 话都说不明白,还指望给 LLM 描述清楚需求,是很难的。

    类似产品经理那样,可能觉得产品经理工作很简单,但这个岗位又有很高的隐性门槛。
    woodfizky
        25
    woodfizky  
       1 天前
    @yibo2018 #5
    想问一下,项目代码主要用的什么语言,做的大致什么业务?项目代码的目录结构是怎么样的?
    LLM 在涉及中大规模项目,需要使用项目内已封装代码,或者需要对某个方法修改时,如果涉及兼容已经被调用的情况,LLM 的表现如何?
    aa883266
        26
    aa883266  
       23 小时 50 分钟前
    @NoCash #20
    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好 写了一坨没有格式的让 gpt 润色一下如下 (原版我放到最后)

    -----
    本质上你说得没错,vibe coding 依然是与 LLM 协作。
    但区别在于:今天的 vibe 在语义流畅度和环境集成度上都有了质的提升。简单来说,它能做的事情更多,也更深入。

    2022 年的方式更多只是“ask / plan”的雏形,当时 ChatGPT 对外部世界的依赖只能靠 function call 实现;而现在 MCP 满天飞,生态体系更完善。

    至于 CLI 方向,各家大厂也已经意识到——无论是 IDE 还是命令行,最终都要回归到 CLI 强大的生态能力上。

    再加上底层数据和模型的快速进化,比如 Cursor 的效果更好,本质上是因为更多的人在使用、更大的训练集在迭代,这推动了整个 vibe coding 体验的跃迁。

    -----

    本质上没有问题 还是和 LLM 协作 ,在今天 vibe 语义流畅度更高 环境集成度更深 简单的说 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今天的 vibe coding 已经远远超出/深入了 22 年的方式,那种只能成为今天的 ask/plan 模式的缩影 原来 chatgpt 对外部的依赖 只能用 functioncall 的方式, 今天 mcp 满天飞 生态更完善 , 至于 cli 的方式 各个大厂已经明确反映过来 无论是 ide 还是 cli 的 最终你还是要走到 cli 强大的生态。基础数据的进化突飞猛进 为啥 cursor 效果更好 本质 是 更多的人在 更多的训练数据集
    dianso
        27
    dianso  
       23 小时 48 分钟前
    不懂编程,4 月开始接触,到现在收入差不多 4.8W
    crytis
        28
    crytis  
       23 小时 40 分钟前
    CLAUDE.MD 可以分享吗
    VeryZero
        29
    VeryZero  
       23 小时 18 分钟前
    前端还是后端?后端的话如何让 AI 理解复杂的需求和项目关系
    IUserName
        30
    IUserName  
       23 小时 7 分钟前   ❤️ 4
    感觉是个诈骗贴,下面拿别的小号做局,大家擦亮眼睛。如果是真的当我没说。
    94
        31
    94  
       22 小时 31 分钟前
    @yibo2018 #7 ,我想知道既然你们提效了那么多,工作压力和负荷小了吗?
    lgc653
        32
    lgc653  
       21 小时 58 分钟前
    @94 小了很多,茶叶消耗量极速提升。原来想起要重构代码、完善文档就不想干,现在整天琢磨着怎么让 AI 来干。双屏是必备的,副屏 IDE 自己干活,主屏休闲娱乐。
    Seck
        33
    Seck  
       19 小时 46 分钟前   ❤️ 5
    对 OP 没有恶意

    同意我的观点:能不能举个手
    我认为:OP 你在骗人 ,为了避免被带歪,建议举个手

    > 所有数据出自最近频繁提交的 5 个项目,提效 8.8 倍

    你真敢给数据啊!

    kneo
        34
    kneo  
       19 小时 28 分钟前
    以提交频率和代码行数为指标,得出“提效 8.8 倍”,吾未知其可也。
    jsph
        35
    jsph  
       17 小时 8 分钟前
    @dianso 做什么 4.8W
    liyafe1997
        36
    liyafe1997  
       17 小时 6 分钟前
    @wenning 再贵也比招几个人便宜得多
    liyafe1997
        37
    liyafe1997  
       17 小时 5 分钟前
    @askfilm 不是幻想,而是现实
    hzzhzzdogee
        38
    hzzhzzdogee  
       16 小时 1 分钟前
    @jsq2627 #22 so true
    94
        39
    94  
       8 小时 46 分钟前
    @lgc653 #32 ,提效那么多,不会给加工作量?或者排期新计划的时候不会按照现在的开发效率作为基础吗?
    zhuwd
        40
    zhuwd  
       8 小时 40 分钟前
    我怎么感觉 8.8 倍的数据还算比较客观呢...
    GaryBI1STP
        41
    GaryBI1STP  
       8 小时 11 分钟前
    CLAUDE.MD 分享
    yibo2018
        42
    yibo2018  
    OP
       7 小时 36 分钟前
    @askfilm #23 对你来说是幻想,对我来说是现实,接受事实好么?
    yibo2018
        43
    yibo2018  
    OP
       7 小时 35 分钟前
    @94 #31 这是俩码事,我们选择了接更多的项目,创造更多的价值
    yibo2018
        44
    yibo2018  
    OP
       7 小时 34 分钟前
    @IUserName #30 我还没那么闲哈哈哈,还小号,就这个 v2 的号都老忘记账号密码
    yibo2018
        45
    yibo2018  
    OP
       7 小时 33 分钟前
    @NoCash #20 vibecoding 这个词已经被正式之别为一个新的词汇了,你可以搜一下
    yibo2018
        46
    yibo2018  
    OP
       7 小时 31 分钟前
    @94 #39 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误区,我身边有不少人都怕这个高效的神器被老板发现,所以不用。简单来说这个工具可以让大家的单位时间产值提高,但对我来说,反而更加放松了,我不必再执着于语法的细节,可以更加专注于业务,并且加快业务的推进
    yibo2018
        47
    yibo2018  
    OP
       7 小时 29 分钟前
    @zhengfan2016 #10 很好的问题,这也是我在一年之中反复确认保证的一件事情。我是通过一套规范的流程( codex 中是 agents.md )限制的,所有的后端项目都会共用这一套流程来保证
    yibo2018
        48
    yibo2018  
    OP
       7 小时 28 分钟前
    @dxpy #11 目前是 java ,但 Python 会更加高效!
    yibo2018
        49
    yibo2018  
    OP
       7 小时 27 分钟前
    @wenning #16 额,也好还吧,一个月 20 刀 codex ,够初,中期的用量了
    lovelyxiaod
        50
    lovelyxiaod  
       7 小时 26 分钟前
    @gpt5 请教一下, 是一个项目开三个 vscode 来进行改,这样不会冲突嘛?还是说其他什么方法?
    yibo2018
        51
    yibo2018  
    OP
       7 小时 23 分钟前
    @jsq2627 #22 业务为王,代码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你一个人只能控制一方水土,如果涉及到团队协作也无法控制,到不如用 AI 同一套规范下,让 AI 保证呢?
    1. 目前不需要我们对代码有掌控力了,AI 可以
    2. 重复造轮子的问题,之前是因为人的精力有限,维护成本,现在都有 AI 做了,关于 AI 是否会重复造轮子,取决于使用他的人
    94
        52
    94  
       7 小时 21 分钟前
    @yibo2018 #43 ,这是一码事,很多程序员是死工资的形式,而不是以项目奖金。比如你说的选择承接更多项目,那很明显会增加工作负担。
    所以我说的是如果工作增效了之后,收入没有增加,或者没有增加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对于自己来说看起来是增效了,但是并没有减轻负担。

    比方说原本一个开发只需要负责一个主力项目和两个副项目,如果现在变成在原本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主力开发项目。虽然工作起来可以有 AI 给自己分摊,但是对于工作内容是确确实实翻倍了。
    那么这个 “增效” 就是对于企业来说的,而不是对开发者来说,企业释放了更多的开发资源,去承接更多的项目来盈利。而开发者只是看起来说 "自己产出变快" 了。
    yibo2018
        53
    yibo2018  
    OP
       7 小时 21 分钟前
    @jsq2627 #24 是的,这个是个非常核心的门槛,身边很多用的不好的人也是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一年中主要处理的问题,不只是让我一个人可用,还需要让一个团队可用,我接下来再写一篇,到时候可以看看
    yibo2018
        54
    yibo2018  
    OP
       7 小时 19 分钟前
    @woodfizky #25 1. java 居多,Python ,包括 xcode 都用过
    2. 业务种类太多了:电商,社交,erp ,等等都会涉及
    3. 目录结构我们用的 ruoyi ,这个无所谓,但要保证所有项目都用一个框架,一套流程
    4. 表现非常好,你可以试一下,codex ,claude code 目前已经不会干傻事了,但有个前提,设定好你的 agents.md
    yibo2018
        55
    yibo2018  
    OP
       7 小时 18 分钟前
    @dianso #27 厉害了!撬动了现实的杠杆
    yibo2018
        56
    yibo2018  
    OP
       7 小时 18 分钟前
    @crytis #28 需要结合你目前的工作流程,我的可能不适用于你
    94
        57
    94  
       7 小时 16 分钟前
    @yibo2018 #46 ,不是不用,反而我一直在宣传使用 AI 来给自己减轻负担(注意我使用的是**减轻负担**,而不是**增效**)。

    但你这样明目张胆的宣传自己“增效”了,那么对于管理层来说就需要把你增效出来的,闲置开发资源利用到其他项目上面,这才是对于企业来说的“增效”。
    就如你说的承接更多的项目。但是对于作为开发资源的程序员来说关注的是“增效”之后,并没有反馈出来更多的收益(钱和时间)。
    yibo2018
        58
    yibo2018  
    OP
       7 小时 16 分钟前
    @VeryZero #29 前后端没区别,/init 了解一下,另外也可以直接跟 AI 讲, “解复杂的需求和项目关系”。没错,就是这么简单,去试试吧
    yibo2018
        59
    yibo2018  
    OP
       7 小时 14 分钟前
    @Seck #33 你的观点是什么?你的论据是什么?
    yibo2018
        60
    yibo2018  
    OP
       7 小时 13 分钟前
    @kneo #34 这个我也想了很久,确实比较难以用数据表明,我只是找了一个角度,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yibo2018
        61
    yibo2018  
    OP
       7 小时 11 分钟前
    @94 #52 嗯,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世界。即使在打工的时候,何不把自己也当做老板来看待。

    其实让大家在单位时间内产能提高这件事情,是大势所趋,避而不谈,或者是逃避都不太勇敢
    94
        62
    94  
       7 小时 4 分钟前
    @yibo2018 #60 ,以需求达成量 和 Issue 修复量来计算,以及项目里程碑是否提前到达,才是真提效的的部分。
    而不是以代码量作为增效统计基础。你也提到了 AI 重复造轮子的问题,这部分是需要排除在分析数据里面的。

    很多研发部门在指定绩效考评标准的时候也会使用代码量,但是上有规则下有对策,很常见的就是员工开始大量的 CV 去给自己增量,甚至开始把一些 utils 库复制到业务代码中去使用。
    所以代码量和提交数量只会占到 10%~15%的比重,作为一些辅助参考信息来使用。
    ouou0701
        63
    ouou0701  
       6 小时 55 分钟前
    可以分享一下 CLAUDE.MDagents.md 吗,不需要实际内容,看看你的结构,那么就可以根据你的方式修改
    hoosin
        64
    hoosin  
       6 小时 47 分钟前
    @zhengfan2016 把单元测试覆盖全一点,跑通所有用例就行了
    Lexin914
        65
    Lexin914  
       6 小时 39 分钟前
    OP 团队,UI 出稿是用的什么?( Figma 配合 mcp 吗?)我目前用下来复刻 ai 稿样式和复刻产品提的交互都有点差异,需要花大量时间调,写功能倒是很顺畅。
    Seck
        66
    Seck  
       6 小时 28 分钟前
    @94 #62
    @yibo2018 #60 借个楼,从公司内部做匿名调查啊

    真实的世界就是需要从公司内部做匿名调查,这是我想到的

    如果真的效果极好,效率提升极大,除了脑子有病的人,不会不给你打个优秀。
    Yelou
        67
    Yelou  
       6 小时 28 分钟前
    同求分享一下 CLAUDE.MD 或者 agents.md ,想参考一下优秀的描述
    Donne
        68
    Donne  
       6 小时 22 分钟前
    我这需求业务逻辑复杂,跟大模型描述清楚的功夫可能自己都写完了
    yibo2018
        69
    yibo2018  
    OP
       6 小时 13 分钟前
    @94 #62 挺好的角度,之后会朝着这个方向去评估,目前做不了的原因是,我们目前基本都是及时解决客户问题,没有归档,第二,目前我提效的只是后端,前端方便是我下一步准备看的部分,都前后端都提效之后,才能反馈到项目里程碑。
    至于为什么我现在用代码量,因为 100%的后端代码都是我通过 AI 写的,不会有人为因素介入,所以可以看作一个标准指标
    yibo2018
        70
    yibo2018  
    OP
       6 小时 11 分钟前
    @Donne #68 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写技术文档,对于复杂的需求,写完技术文档,交给 AI ,既可以看到成品。如果你描述清楚的世界,自己都能写完,那是不是复杂需求?如果你一开始很难描述清楚,那这这复杂需求你是不是一开始也不太明白是什么呢?
    yibo2018
        71
    yibo2018  
    OP
       6 小时 10 分钟前
    @Seck #66 看不懂你在说什么
    yibo2018
        72
    yibo2018  
    OP
       6 小时 9 分钟前
    @Lexin914 #65 这部分还在探索中,之前试过 figma 转 html 是 ok 的,不过最近有很多相关的 mcp 可以试试
    yibo2018
        73
    yibo2018  
    OP
       6 小时 6 分钟前
    jsq2627
        74
    jsq2627  
       5 小时 56 分钟前 via iPhone
    @Donne #68 这就是 CLAUDE.md/AGENT.md/subagent/plan mode 等解决的问题。

    需要做好 prompt 管理和复用。要不然每次都描述一遍领域知识效率很低的。
    ZeroDu
        75
    ZeroDu  
       5 小时 55 分钟前
    有个问题:目前公司封装了一大堆框架库,没有文档,AI 理解不了,严重影响 vibe coding 。有没有思路?
    yibo2018
        76
    yibo2018  
    OP
       5 小时 52 分钟前
    @ZeroDu #75 啥语言?怎么影响到 vibe coding 了
    ZeroDu
        77
    ZeroDu  
       5 小时 46 分钟前
    @yibo2018 #76 java 的,主要是库的形式提供的,索引不到,自然无法理解
    rjagge
        78
    rjagge  
       5 小时 22 分钟前
    大哥目前 AI 技术栈是什么, CC 吗? 目前是不是最顶的还是 CC
    Lexin914
        79
    Lexin914  
       5 小时 16 分钟前
    @yibo2018 #72 想百分百还原设计稿我尝试过很困难,现在时间都画在这个上面。
    公司设计又对设计稿还原要求极高,还经常性重构组件样式和交互。。
    liangjx
        80
    liangjx  
       5 小时 13 分钟前
    @IUserName 欺骗感情
    wenning
        81
    wenning  
       5 小时 11 分钟前
    @liyafe1997 #36 但是老板只给订阅了 20$的 cursor, 几下就用完了, 然后自己买就舍不得了
    yibo2018
        82
    yibo2018  
    OP
       4 小时 56 分钟前
    @ZeroDu #77 如果是开源的库,他可以自己访问 git 理解的
    yibo2018
        83
    yibo2018  
    OP
       4 小时 55 分钟前
    @rjagge #78 codex ,cc 刚开始用,后续各种降智就弃用了
    yibo2018
        84
    yibo2018  
    OP
       4 小时 53 分钟前
    @Lexin914 #79 可以加个 v 聊一下吗 zzx_ing

    目前还了解到一个大佬的工具 figma-bridge 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yibo2018
        85
    yibo2018  
    OP
       4 小时 53 分钟前
    @wenning #81 哈哈,下次让他充值 codex ,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哦
    yibo2018
        86
    yibo2018  
    OP
       4 小时 52 分钟前
    @liangjx #80 笑死,欺骗你啥感情了
    hoky
        87
    hoky  
       4 小时 52 分钟前   ❤️ 1
    其实你们可以让 CC 自己写 Sub-Agents 的。规划的明明白白。

    我给客户组的产品就是这么交付了,客户相当满意。
    Seck
        88
    Seck  
       4 小时 38 分钟前
    @yibo2018 #71 公司做匿名调研,AI 到底如何,提升了到底多少
    yibo2018
        89
    yibo2018  
    OP
       4 小时 36 分钟前
    @Seck #88 这篇帖子已经回答你了呀,8.8 倍
    lgc653
        90
    lgc653  
       4 小时 35 分钟前
    @94 我是做外包个体户的,对我们这个群体还是蛮友好的,商务能力强的可以多接点单赚钱,商务能力差也不想努力的(比如我)可以活的轻松点。每个人的场景都不一样,用好它让自己获利就行了。
    yoshiyuki
        91
    yoshiyuki  
       4 小时 35 分钟前
    @Seck 你这单边收集数据啊,不同意你的人怎么表达?
    ZeroDu
        92
    ZeroDu  
       3 小时 20 分钟前
    @yibo2018 #82 公开的倒好说,这东西私有,文档代码仓库比较乱,现在是阻碍
    yibo2018
        93
    yibo2018  
    OP
       2 小时 9 分钟前
    @ZeroDu #92 只有能看到源码,ai 一定比人分析的更加清楚,你可以让 ai 挨个分析一遍,总计好使用事项,然后统一加到 agents.md 中,这样每次的行为就可以更加规范
    SilenceLL
        94
    SilenceLL  
       2 小时 6 分钟前
    请教下开发的业务关联性强吗,是否会针对现有功能长期迭代强化,特别是修改某个底层业务影响到整个系统的需求演化。
    yibo2018
        95
    yibo2018  
    OP
       1 小时 13 分钟前
    @SilenceLL #94 当然
    JRay
        96
    JRay  
       1 小时 2 分钟前
    我挺好奇加入人格类型的作用是什么
    yibo2018
        97
    yibo2018  
    OP
       55 分钟前
    @JRay #96 哈哈,很特别,你可以试试
    SilenceLL
        98
    SilenceLL  
       54 分钟前
    @yibo2018 #95 挺好奇的,不知道后面会不会出一些比较完整的使用文章或者视频来讲解一下你们的 vibe coding 过程。
    Lexin914
        99
    Lexin914  
       51 分钟前
    @yibo2018 #84 我司非 vibe coding ,项目过早且过度设计很难契合 ai
    yibo2018
        100
    yibo2018  
    OP
       51 分钟前
    @SilenceLL #98 可以,我搞个 gif 简单演示下,持续关注哦
    1  2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Solana   ·   5313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8ms · UTC 09:04 · PVG 17:04 · LAX 01:04 · JFK 04:04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