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locoz      2020-11-23 03:17:22 +08:00 unraid 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各种扩展还很方便,强烈推荐。速度跑不满多半是自己的问题,我这边千兆随便跑满,开链路聚合跑双网口的话两千兆也没有任何问题。至于万兆...加拿大白嫖王拿来跑剪辑服务器都没问题,不存在跑不了万兆吞吐。 如果用 unraid 的话,对可靠性要求较高就留出两个盘作为校验盘,要求没那么高就一个校验盘。 缓存池是让速度跑上去的关键点之一,缓存池中的磁盘我记得是数据完全一致的,也就是类似于 raid 0 的效果。 机械硬盘阵列如果没有做啥骚操作的话,默认是一个盘单独存放一个文件,会根据剩余空间来分配具体存放的磁盘,实现均匀写入的效果。但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的是单个大文件的独写能到万兆,那么如果缓存池里没有这个文件,你的速度就会被限制在单个机械盘的速度上。具体的话参考加拿大白嫖王的那个视频存储服务器的配置,我记得是可以让机械硬盘组成别的形式的 raid 的。 | 
|  |      2CallMeSoul      2020-11-23 08:34:42 +08:00 如果只是备份啊,存东西啊,看相片啊看电影啊这些基本需求的话,推荐[wisnuc]( https://github.com/wisnuc/wisnuc-installer).界面操作简洁简单,开源。唯一比好的就是项目停止维护了 | 
|  |      3cyokvip      2020-11-23 09:03:47 +08:00 我用的 esxi 虚拟机安装了群晖,按照别人教程搞显卡直通,但是总是没成功,硬盘到时直通成功了 | 
|  |      4f6x      2020-11-23 10:09:06 +08:00 freenas 和 omv 是两个东西, 得其一可安天下. uraid 是收费的,唯一缺点. | 
|  |      5pckillers      2020-11-23 10:17:26 +08:00  1 四台 nas 最后全换 windows 的路过。 windows 储存池就那几行 powershell 而已,这几行 powershell 都搞不定,恐怕楼主遇到别的 bsd 内核或 linux 内核的系统的 troubleshooting 时肯定是要抓狂的。 加拿大白嫖王的背后是有 linux 大佬帮忙调试的,楼主单枪匹马学习人家白嫖王还是需要掂量掂量自己有多少时间学习相关知识的。 | 
|      6liukangxu      2020-11-23 10:37:47 +08:00 R6 + 万兆内网 => 建议考虑硬 RAID,买一张 1k 左右的二手阵列卡,配好电池 /超级电容,阵列对 OS 透明 | 
|      7liukangxu      2020-11-23 10:52:10 +08:00  1 分享一下我最近组的一台 4U AIO 服务器: 机箱:4U 24 盘位机箱( 12Gb/s SAS 直通背板)(全新) 电源:台达 DPS-800RB 800W 1+1 冗余双电(全新 /库存) 主板:超微 X10Dri (全新) CPU:E5 2680v4 * 2 散热器:金钱豹 5 热管 * 2 (全新) 内存:32G ECC DDR4 * 4 系统盘:佳翼 PCIe x16 转 4 * M.2 扩展卡+SN750 1T * 2 ( X10Dri 主板没有 M.2 插槽,也不支持 Nvme 启动,魔改 BIOS 后 Nvme 启动正常)(全新) 阵列卡:ASR-81605ZQ 数据盘:14T HC530 ( SATA 接口) HDD * 8 (全新) + 800G 三星 ( 12Gb/s SAS 接口) SSD * 4 ( SSD 组 RAID1E 做为 RAID6 阵列缓存) 转码卡:技嘉 GV-N1050OC-2GD 网卡:魔改广达双子星 CX432 双口万兆 SFP+ OS:Windows Server 2019 Datacenter 目前已经使用 1 个月+,除待机功耗略高外(约 160W ),未发现其他缺点 | 
|      8liukangxu      2020-11-23 10:55:15 +08:00 @locoz 原理上 unraid“阵列”的读写速度是无法突破单盘传输速度的,千兆环境下足够了(当前主流 HDD 持续读写性能已经可以达到 200-300MB/s ),但想要跑满万兆是不可能的 | 
|      10baogyq OP @liukangxu 谢谢,抄作业 ing 。双路 E5 2680v4,tdp 直接放弃治疗了……纯 nas 需求的我是打算用 xeond,或者 atomc3000,功耗感觉会好许多。 | 
|      11liukangxu      2020-11-23 11:30:33 +08:00 @baogyq 其实是硬盘占了大部分功耗,HC530 官方 idle 功耗是 5.5W ,SAS SSD 待机功耗约 10+W,算下来硬盘的功耗已经超过整机功耗的 50%了(还没有算 Nvme 固态的功耗) | 
|      12liukangxu      2020-11-23 11:31:24 +08:00 @joyhub2140 大概 3w 左右,如果找到合适的二手机箱、电源、主板,能省不少钱 | 
|  |      13maxwellxxx      2020-11-23 12:01:01 +08:00 我用的 hp gen10 + u-nas OS,感觉挺好. | 
|  |      14emberzhang      2020-11-23 12:03:59 +08:00 都 plex 了应该是家用吧,windows 存储池家用成本太高了吧。。你想万兆那至少是 2 块 raid1 的 NVME 或 4 块 raid10 的 SATA SSD,给 2N 块 raid1 的 HDD 做加速。否则如果只拿单 ssd 和单 hdd 组存储池,ssd 一旦挂了你 hdd 里的数据也没了呀 | 
|      15Jirajine      2020-11-23 12:12:55 +08:00 via Android 要服务端解码做什么,大部分格式都能串流到客户端解码。 | 
|      16qudexin1986      2020-11-23 12:30:54 +08:00 我的用的 omv,重要数据 raid10 存储,普通数据 单盘,smb 开启了,双千兆的网卡 ,用的 服务器机箱 12 盘位,双 cpu,支持独立显卡,不支持独立供电,稳定跑了 2 年多了 | 
|  |      17no1xsyzy      2020-11-23 12:37:02 +08:00 | 
|  |      18x86      2020-11-23 12:41:32 +08:00 万兆真的有必要吗 | 
|      19wttx      2020-11-23 12:43:52 +08:00 via Android winserver 加硬件阵列卡,内存大一点,ups 备上,然后固态加阵列,万兆才可以安稳跑 | 
|      20Jirajine      2020-11-23 12:56:36 +08:00 via Android @no1xsyzy 这就有些过于吹毛求疵了,有这么高要求就得有相应的设备,常用设备硬解常见格式都是没问题的。 何况服务端解码负载和带宽都比较高。 | 
|      21neekeV2      2020-11-23 13:02:46 +08:00 PVE+OMV+DOCKER ( Jellyfin 、Minecraft ) | 
|  |      22banmuyutian      2020-11-23 14:06:33 +08:00 卤煮选了什么机箱? | 
|  |      23Y29tL2gwd2Fy      2020-11-23 14:08:01 +08:00 via iPhone windows | 
|  |      24Eytoyes      2020-11-23 14:09:31 +08:00 弄自己熟悉的系统,不熟悉的系统摸索起来太困难 | 
|  |      25locoz      2020-11-23 17:46:07 +08:00 @liukangxu #8 所以我前面也说了:“但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的是单个大文件的独写能到万兆,那么如果缓存池里没有这个文件,你的速度就会被限制在单个机械盘的速度上。” 忘记加拿大白嫖王是怎么做的了,但他那个确实是用 unraid 跑的视频存储服务器。 | 
|  |      26mingl0280      2020-11-23 19:02:27 +08:00 via Android 你调过 Linux 底层的 bug 的话就不会问出用啥系统这个问题了,家用高性能 NAS 肯定 WinServer 方便啊……Linux 不说别的,调个 iSCSI Target 坑比 Win 还多…… | 
|  |      27Osk      2020-11-23 21:51:45 +08:00 via Android Windows Server 路过,Linux 无法满足部分需求,遂换 Windows Server 做 host 系统,基础命令有 wsl,还不够就上 hyper-v 跑个真 Linux 。 唯一不爽:PS Remote/WinRM 无 AD 域时难用,被迫用 rdp 远程。 | 
|  |      28zhuangzhuang1988      2020-11-23 21:56:57 +08:00 windows | 
|  |      29ZRS      2020-11-23 22:04:14 +08:00 freenas | 
|  |      30no1xsyzy      2020-11-23 22:36:57 +08:00 @Jirajine 这些都是(“下载”为主要方式时)常见的格式,但移动端不能正确读取,连 10 bit 正确下降到 8 bit 都做不到,必须服务器先转到 8 bit…… 而且还有拿到资源是 4k 但手机并不支持而导致严重卡顿的情况,相比手动转换完毕再放到 NAS 上,显然是直接丢 plex 方便点吧…… 这似乎是 plex 的一个功能点…… 虽然我对于手机的屏幕尺寸就已经受不了了,没机会体验 | 
|  |      31liuhan907      2020-11-24 00:23:51 +08:00 via Android 我觉得还有一个选项是,等明年的基于 Linux 的 TrueNAS 发布正式版 | 
|      32littlewing      2020-11-24 00:27:27 +08:00 @liuhan907 我也在等 | 
|  |      33Chingim      2020-11-24 01:03:56 +08:00 via iPhone  1 让 NAS 回归存储的定位吧 买个 200 块电视盒子,啥码不能解,大电视上看美滋滋 | 
|  |      34czhu      2020-11-24 03:02:50 +08:00 同意楼上 解码的功能独立出来 选择就容易多了  FreeNAS 的 ZFS 稳定性能好 就是扩容麻烦了些 | 
|  |      35bao3      2020-11-24 03:03:22 +08:00 via iPhone TrueNas | 
|  |      36elfive      2020-11-24 05:16:04 +08:00 via iPhone Sony 8500G + Sony Z9F + Sony Z9R + AppleTV + Infuse Pro + 918+ 完全满足我所有的需求,开箱即用,这玩意如果折腾的话,遇到新功能升级又要折腾一次,太痛苦了。 | 
|  |      37mingl0280      2020-11-24 07:22:51 +08:00 @Chingim Dolby Vision 大概率不能,HDR10+大概率不能,非 x264 或部分其他格式大概率不能。 电视盒子不能解的东西多了去了…… | 
|      41linksNoFound      2020-11-24 09:43:13 +08:00 plex 和 jeffin 的硬解就是邪教,500 买个盒子做硬解和海报墙强大多了,还不伤硬盘 | 
|  |      42MaverickLee      2020-11-24 10:52:59 +08:00 FreeNAS 用户飘过 个人感觉,NAS 老实做好存储就行,其他乱七八糟的工作就让其他设备去做…… | 
|      43TsubasaHanekaw      2020-11-24 13:10:38 +08:00 要服务器硬解解码在电视播放 何必多此一举 下这么高清的视频呢。爱奇艺都够你看了。直接电视机买个芝杜这种播放器不好么 | 
|      44TsubasaHanekaw      2020-11-24 13:13:05 +08:00 unraid 写入速度慢是因为在配置了校验盘的情况下。默认写入文件时,目标磁盘跟校验盘一起工作。校验盘一边读原始的校验信息,同时在写入新的。 有个 tubro write 模式可以给你使用。写入的时候,其他硬盘一并读取。校验盘直接写入新的 hash 数据 | 
|  |      45wtsamuel      2020-11-24 13:42:55 +08:00 用 truenas/freenas 管理多个硬盘。 用 pve 管理虚拟机或者应用( docker,plex,nextcloud )储存都用 truenas 提供。 最大的问题是贵,两套硬件还要有万兆交换机,truenas 和 pve 都要有万兆。 | 
|  |      46eInKLX6Kh6sS3wyc      2020-11-24 15:51:45 +08:00 | 
|      47noahzh      2020-11-24 16:00:58 +08:00 我曾经也很迷恋 All in one,买了威联通 Nas,把 docker,Emby 都跑在上面,然后发现威联通就会莫名出现各种问题.导致家里智能家居,上网都无法正常使用,从此改邪归正,nas 就存照片,视频别的什么也不干,买个 ros 硬路由,树莓派当旁路由,加速挂了也不影响全家上网.用一个旧的 intel nuc 买基础版的 unraid 专门跑各种 docker 服务.在这个架构下哪个硬件便宜了升级哪个.再也不用当初为了找双网口的小主机多花那么多的冤枉钱了.而且你再怎么折腾也不会影响全家的网络了. | 
|  |      48fkmc      2020-11-24 16:16:05 +08:00 PVE LXC+ Jellyfin | 
|      49MaxTan      2020-11-24 16:52:13 +08:00 openmediavault 啊 习惯 debian\Ubuntu 的这个非常友好 | 
|  |      50elfive      2020-11-25 07:25:19 +08:00 via iPhone @Tyuans #39 8500 也不差呀,我是觉得同样的价差,音箱对体验的提升比电视机对体验的提升太大了。 以前同事家里除了电视机是 Z9A 外,其他和我的一样,电视机体验没有音箱那么令人记忆深刻 | 
|  |      51lisaac      2020-11-25 09:41:49 +08:00 snapraid + mergerfs,同时把服务都跑在容器中,容器的用 [luci-in-docker]( https://github.com/lisaac/luci-in-docker) 进行配置 | 
|  |      52Tyuans      2020-11-25 10:11:28 +08:00 @elfive #50 就怕对比,我当时去店里看 9500 和 8500 的对比,黑色比较明显,当然没去万级以上的对比。。。音响后置不好买,而且我没预留后面的地方,想想单买个 z9f 不太值当。。。 | 
|  |      53czhu      2020-12-24 01:18:09 +08:00 via iPhone 用 ESXi 不香吗  关键是显卡能直通吗 | 
|  |      54crstudio      2021-03-08 14:49:03 +08:00 我当时也陷入了选择困难症,我的硬件是一台蜗牛 A,3 块 NTFS 格式的已有一半数据的硬盘。在群晖,U-NAS,freenas,omv,windws 之间徘徊。影响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移动端软件的支持,对硬盘的保护,恢复数据的难易程度,远程开机的可行性,网盘的同步,远程管理,PT 下载。 因为我是已经有了三个装了一多半数据的硬盘,没有硬盘盒,不方便使用群晖导入数据。也没有钱,买不起白群晖,也组不了一台硬件好的系统装 freenas (对内存有要求,据说每 T 数据盘要 1G 内存); 并且对黑群晖的稳定性抱有怀疑行态度(不知道是否杞人忧天了,身边没有人玩 NAS,无从考证)。 因为没有钱,所以组不起 raid1,而且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组 raid,我们又不是服务器,也不是企业,不需要热备,冷备即可。关键性的照片和一些文档,每天和另外一个硬盘同步一次即可,再加上云盘同步,已经非常非常安全了。所以我需要可以运行百度云盘,群晖已知是由百度云盘插件的,其他的系统有对应的 docker 形式的百度网盘,但是似乎都是一两年前更新的了,所以我也不太确定是否可用。 最后舍弃了 freenas 的 zfs 的不伤硬盘的特性,舍弃了 u-nas 正版免费且赠送 ddns 的好处,舍弃了群晖傻瓜成熟插件多文档 nas 市场第一的优势,最终选择了 windows 10 企业版,软件方便的功能,我相信都可以找到 win 的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