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NoOneNoBody  ›  全部回复第 6 页 / 共 122 页
回复总数  2421
1 ...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22  
世界越来越疯狂,我老妈还能分出是否我的声音么?
直接右键 open in new container tab 就行了
你可以自己写个装饰器
需要用到 inspect 模块
sig = inspect.signature(func)
parameters = sig.parameters # func 参数的类型
return_annotation = sig.return_annotation # func 返回的类型
然后用个字典,根据类型指定转换的函数……
主要是 python 类型太多,随便一个 class 就能作为类型,例如指定是 list 类型,但传入可能是 tuple, set, string, dict, iteror, generator, map, pandas.series, numpy.ndarray...全部都可以转为 list ,但全部都要兼顾容错么?
在这个坛子,可能发个.reg 文本文件就够了,哈哈
@Nosub #4
对于字幕工作者,一直是感恩的

但现实是软字幕很难找(欧美还好一点),明明手头有 4k 或 1080p 更好的视频源,但很多时候为了看得明白,需要下载 720p 熟肉,显得很无奈。而且连吐槽的资格也没有,道德制高点已被占领,一开口就被淹没,只好选择硬着头皮看英文字幕,或者选择离开,OP 此类作品的出现,算是多了一个选择

感觉是所有圈子都在圈地,唉
其实让 openai 帮你改改 sh 为 windows bat/powershell 就好了,不要改成 python ,然后 bat 你应该能看懂了吧
但关键点不在这,是那个项目能否兼容 windows ,如果它用了 linux 特有的东西,在 windows 也跑不起来
对于附言:
再扩展个例子,比如你正在输入密码,就差点击确认刚好有人借用,你给他用了,他登陆了打开了调试获取到了,或者你有抓包软件运行,别人使用你电脑时候获取到了,这些都不是信道本身中间人相关的问题。

===========
如果登录后,就基本不会存明文密码
对于上述行为,应该养成习惯,关闭 tab 甚至浏览器,再给别人用,ctrl-w 很快的
其实说到底就是对这个“别人”的信任度如何,不关就是很信任了
你应该从来没见过“老公把手机给老婆用时顺手关微信(也包括角色互换,无性别歧视)”这种情况吧?
这样做确实有个好处,就是即使服务器被爆了,用户真实密码也不会泄漏,只会泄漏一个“某种算法得出的伪密码”,爆指的是木马、submit data log 泄漏之类,不是数据库被爆(数据库存真实密码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就是类似 OP 说的第三点好处

厂商嘛,一个用户如何创建密码,也是这个用户 profile 特点之一,取决于厂商的道德观想不想知道这个 profile 特点了,咳咳
如果要防奸商,请使用随机密码,一站一密

说一下 2FA 的思想,2FA 基本上是用于“免频繁登录”的场景的,就是 cookies 驻留,对当前设备“简单信任”,2FA 就是利用另外的设备加强当前“信任设备”仍然在用户本人控制下操作。如果网站不采用 cookies 驻留,同时只有单设备登录,短时需重新登录的话,是没必要 2FA 的,以前很多,但现代极少再用这种策略了,因为用户体验很差,被时代抛弃了(例如之前某电商时不时就要重新登录一次)
2FA 并非加强了密码安全,而是加强操作安全(鉴别为本人),这里默认用户自己已经做了相应的安全措施,如果用户的账密和 2FA 设备是随便乱放、谁都能用的话,那 hash 万次也没用

其实按 OP 思想,最安全是动态密码,每次输入都不同(随时间变化),但服务端总能依据某个算法得出唯一结果作为鉴别,类似 TOTP ,但 TOTP 只有 6~8 位数字是不足够的
确定是银行弄的?银行没必要帮三方赚钱,除非能举证他俩有合作关系

看看协议是什么时候签的,通过什么平台签的
@crysislinux #2
你这样说话人家还怎么洗啊?成本更低还阉割后按贵卖?
25 天前
回复了 KJH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究竟什么是爱?
时时刻刻希望对方过得好
真的好奇 iOS 没有号码归类?
25 天前
回复了 awaqwq123123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数据备份用光盘和 LTO 磁带靠谱吗
不是,你要换一下思想,不要只想“存”,还要想取
两点:
1. 如果需要经常读取,还是要考虑方便性
2. 不想取,只想着一存永久,这是不切实际的
对一般人来说,5 年不再读取的数据,实际意义并不大,“丢失童年记忆意义还不大?”,你可以问问父母,如果童年记忆点点滴滴都能记住,那这个记忆还珍贵么,他们(我们)真的需要万事记忆么?

我建议你用比较实际的方式是:常读、续存,只要媒介出现异常,或者可见不符合时代发展,就换介质迁移续存
举例:
30 年前是 cd 700MB ,20 年前是 dvd 4.5GB ,10 年前是 blu-ray 25~50GB……10 年后呢? 10 年后还读 cd 么?
30 年前 HDD 是 ide 接口,20 年前是 sata 接口,现在……已经找不到 ide 接口的设备了,连转换头都难找,将来呢?
@Milicense #2
两种方式都可以,本地的话需要自购足够的硬件,用云算力的话,租金也不便宜
你可以 wiki 了解一下 openai 租 google 算力用了多少钱?当然人家是从 0 开始,你只是在 llm 基础上加强,不是相同数量级,花费也会少很多,但个人也是难以承受的

低算力也可以做,但第三条“2~3 年”就不够了
前几天想做一个 50 万条的聚类,numpy 告诉我需要约 192G 内存(当然是说我机器内存不够),这还不到算力的事呢……
1, 2, 2.5, 3 都可以
4. 3w 估计不行,6 位数也勉强
@jstony #4
我算看明白了,OP 只是在自家改(不影响同楼其他用户),懒得跑去做“放行”操作,但这是安全隐患

@Araell #3
你不在家时如何处理,照样自动开门么?
1 ...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22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345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46ms · UTC 15:33 · PVG 23:33 · LAX 08:33 · JFK 11:33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