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book
.... . ._.. ._.. ___
🏢 Full Stack Developer
V2EX 第 78834 号会员,加入于 2014-10-27 17:14:14 +08:00
|
不参与一切辩论、圣战,无意义。
如果你觉得我我说得好,点一下“感谢”我将荣幸至极;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好,仅一句嘲讽是没有人获益的;
什么?触碰到了你的信仰?那么请务必当我放屁~
libook 最近回复了
看你啥需求,通常电视我都推荐 LG 或索尼。
公司会议室用的小米,基本上是买了个广告牌;其他很多类似不靠硬件靠广告赚钱的品牌也都一样。
不同公司情况不一样,而且很可能完全不一样,你可以问问公司老员工你们公司是啥情况。
家里是 2K 显示器和 4K 电视,公司里给配的是三星贴牌 23 寸 1080p 破显示器,没觉得不适应,处理文书还凑活。
这东西比较玄学,如果家里的看着舒服,就买同款就好了。
社会问题还得用社会学解决,技术是解决不了的。
跟管理小孩是一样的,首相要摸清楚到底为什么那些视频能吸引他,然后在用同样他能够接受的方式传达正确的信息,比如找一些相同风格但揭露智商税产品的视频。
多培养培养其他爱好。
有的行业是地区性的,比如程序员就那几个城市能选,回老家可能根本没有这个产业还不如转行做别的。
另外就是跟生涯规划有关,就是考虑 OP 提到的第 3 点,但不同时期考虑的问题不一样。
在用 R4S ,千兆宽带,跑透明代理、VPN 、DDNS ,网络内设备没有 PT 等高负载需要,就普通家庭应用场景,性能完全够用。如果满足于公网 500 兆其实 R2S 就够用。
一开始我是用的 All-in-one 方案,NAS 、服务器、软路由(旁路网关)在同一台机器上,但发现这三者的可靠性要求是不一样的,网络设备的可靠性要远高于 NAS 和服务器,在几次折腾 NAS 和服务器导致网络不可用之后,我就决定把网络设备分离出来了,专门的工作让专门的设备去干。而且当你想把各种用途全体现在一个设备上的时候,往往会发现可选择的产品很少,很可能找不到完全匹配需求的产品,而且价格也很难便宜。
其实在网络用途这个范畴里,软路由存在的意义基本也就是透明代理、VPN 、DNS 、DDNS 和各种网络分流需求,其他的基本都是 NAS 和服务器的范畴,不一定非要放在路由器上。上述需求中除了透明代理其实很多品牌硬路由也能胜任,比如我之前用的华硕路由就是自带 VPN 和 DDNS ,甚至可以插硬盘盒当轻度 NAS 用。如果只用于网络用途的话,软路由其实也并不需要多么强的硬件,除非你带宽很高或网络设备很多或网络拓扑很复杂。
软路由设备通常网口都比较少,网口多的价格也相对较贵,而且多口交换的性能也可能不如硬交换机。其实如果软路由是作为唯一网关的话,只需要一个 WAN 口和一个 LAN 口,内网流量完全不需要走网关路由,公网只需要网口和处理性能能支撑住你的公网带宽就行。两口软路由加若干便宜、可靠、速度快的硬交换,可能是大多情况下玩软路由的正解。我现在就是把原来用的华硕路由调成了交换模式,兼任 AC 和 AP ;还把另一个运营商送的还比较不错的路由关闭 WiFi 、调成交换模式当硬交换机用。
看 OP 可能只是对路由的性能有要求,对功能要求并不多;那么首选考虑的方向应该是提高硬路由硬件配置,软路由只能效率更差需要更多预算买配置更高的。可以考虑看看二手企业级路由。
现在写代码本质上就是开发速度和质量方面的平衡,对一方面有要求就得另一方面有所妥协。
所以才会有软件测试工程学的存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论来保障一定程度的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提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