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libook  ›  全部回复第 14 页 / 共 247 页
回复总数  4932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247  
180 天前
回复了 sean908 创建的主题 Windows win10 or win11?
我 3800X 可以在主板 BIOS 里开启 TPM 来装 Win11 ,你可以找找有没有这个选项。

Win11 基本稳定后就一直用 Win11 了,好多年了,不过 Windows 对我来说就是个 Steam 启动器,基本不会遇到其他问题。

办公的话也可以考虑 Win10 LTSC ,现在貌似 Win11 的 LTSC 还没出,据说 2024 下半年才会出。
180 天前
回复了 firhome 创建的主题 计算机 家用主机用 win 还是 mac?
两种方案都没啥问题,还是得从你自己的日常使用场景出发,看哪种相对来说方便一些。

目前 Win 会多一个游戏特性,其他办公和开发只要不是做苹果应用都和 Mac 一样胜任。
哦对了,如果是想跑 CUDA 的话可能只能用 PC 了。
180 天前
回复了 MrGba2z 创建的主题 NAS 寻一款机架式 4 x 3.5 盘位的机器做 unraid 用
能插 HBA 卡的话,不知道能不能用浪潮拆下来的硬盘笼,一百多一个,12 盘位,我记得 M3 的好像带耳朵。

省电的话就是让硬盘休眠,,安静就是钞能力上猫扇。
Good Job! 很棒,完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而且无厘头很能逗孩子笑。
星之卡比也可以。
180 天前
回复了 landfill 创建的主题 NAS 有没有路由器+轻量 nas 的方案?
个人经验来说,强烈建议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分离,专门设备干专门的工作。原因在于,网络设备的可靠性需求通常远大于服务器,折腾服务器的时候网络不可用是个非常糟糕的体验。

我目前是 NanoPi R4S 当作软路由,跑 OpenClash 性能还绰绰有余,装好配完放在那就不动了,最近一次无故障连续跑了 139 天。
服务器随便折腾,原本纯存储用的 J4125 ,后来玩容器和虚拟机以及 AI 就把因为电子 ED 而吃灰的游戏 PC 扔电箱里当服务器用了,随便折腾。其实现如今的家用 PC 比想象中的要省电,节能这块卷了十几年了,不超频待机也就 40W ,如果这点电费也心疼就用工控 U 。

NAS 的话一般功耗和噪音大头是硬盘,平均一块机械硬盘的功率在 10W (有的企业级能到 20 多 W ),求便宜用企业级盘还会炒豆子。
我是一直都在思考写日记这个事情,始终觉得对我个人来说写日记没啥意义,因为我基本不会回去看。

如果只是发泄,可以 Tor 网络发匿名树洞,如果想回头看就只能各种加密了。

我记得加密日记本软件二十年前就挺多了。
主机因为把联机整成了订阅服务,所以主机的基岩版连自建服务器有点折腾,而且毕竟是 hack 不一定稳定,偶尔出问题了也会让孩子不开心。除非大家都玩主机而且已经买了在线会员,租领域服,否则不推荐。

给小孩玩,对性能和 mod 没啥要求的话,一两个人同屏玩的话其实 switch 也够了,亲戚家的孩子这么玩了两三年,反正熊孩子有 TNT 和岩浆玩就很开心。

在线联机的话有两种方案:
1. 可以考虑支持 HDMI 输出的旧手机跑移动版基岩版,HDMI 输出的画接电视,整个蓝牙手柄。
2. 迷你主机 HDMI 接电视,无线手柄或键鼠。

反正你计算在服务器上跑,只要不跑光影啥的终端不会卡。

Java 版三方服务端( Paper 之类的)可以装 GeyserMC 插件同时提供基岩版接入。
180 天前
回复了 Cooky 创建的主题 Linux Arch 大危机, Gentoo 开始提供二进制包
定位不大一样,都是在自己的定位里解决自己现有的一些痛点。

个人觉得玩 Arch 主要是玩组合,玩 Gentoo 主要是玩定制,如果是极少概率需要特殊折腾的情况,同属 Linux 生态池也都可以弄。

作为一个 Arch 老用户,我选择 Manjaro🤪
180 天前
回复了 momo2023 创建的主题 电影 2023 年的最后两天,你最想重温哪部电影?
看了《狗狗与我的十个约定》,狗狗和小女主超可爱
用 Debian 比较多,基本上都是按照官方文档大版本升级,升级之前做个备份,如果你用 Btrfs 之类支持快照的文件系统打快照更方便,升出问题了就回滚快照,前提是硬盘空间得够,不过即便空间不够,Linux 转移数据到大盘上也挺容易的。

垃圾包可以通过在升级系统的时候使用 apt full-upgrade (据说 dnf upgrade 类似)之类的指令可以自动删除一些在依赖树中不重要的包,升完之后可以用 apt autoremove 之类的指令清除未被依赖的库包,不过用的时候要看清楚会删哪些,是不是会删一些有用的包。
https://nodejs.org/en/guides
真想系统学习的话,官网的教程和文档就挺好。

简单用的话随便找点教程帖子就行。
portainer 用过好多年了,在创建容器方面不会有只能管理它界面中创建的容器的问题。不过 compose 确实跟创建环境是绑定的,因为创建的时候会有一些配置上下文,这个只有创建时用的工具会记录,应该算是 docker compose 本身的特性问题。

docker 官方的 desktop 商业化味道太浓,之前在 macOS 和 Windows 上体验就很差,我都是在虚拟机里跑精简 Linux 再跑 Docker ,只需要在宿主机上配置 DOCKER_HOST 环境变量就可以有和在本机跑 docker 差不多的体验了。
185 天前
回复了 shuiguomayi 创建的主题 Linux 这是对 Linux 正确的使用方法么?
@shuiguomayi #16 我用 Btrfs 少说有五六年了,用在系统盘,也用在 NAS 存储盘,没遇到过什么问题,在我的视角来说是稳定的。
历史上 Btrfs 曾经被一些发行版用作默认的文件系统,至少说明当时一些人认为它是比较稳定的。
Linux 从 v5 和 v6 版本都对 Btrfs 的性能进行了优化,目前一些情况下它的性能表现会比其他一些文件系统好,感兴趣可以去网上找一些压测数据。

单盘使用和 RAID-0/RAID-1 是比较稳定的,像 unRAID 系统的 Cache Pool 就默认推荐 Btrfs 的 RAID-1 ,其他 RAID 模式处于试验阶段,如果对 RAID 需求较高可以考虑 ZFS 和 XFS 。

我用 Btrfs 主要是想用它的子卷、快照、COW 和透明压缩,这些功能可能其他一些文件系统也可以提供,也有一些其他文件系统的功能 Btrfs 还没有,具体根据需求选择就行。

快照可以增量备份,我用 btrbk 脚本自动将一块盘上的子卷增量备份到备份盘中,然后自动打快照,并最多保留近 7 天的历史。

要说坑,应该也不算坑,就是如果你想在根目录下使用 Btrfs 的各种特性,最好也把根目录创建为一个子卷。

如果没有高级功能的需求,也可以用一些久经考验的文件系统,比如 Ext4 ,文件系统越简单故障恢复也越容易。
185 天前
回复了 shuiguomayi 创建的主题 Linux 这是对 Linux 正确的使用方法么?
实际上没有“正确的使用方法”,只有在充分了解 Linux 的文件系统、结构之后根据需求来规划和使用。

例如。我目前的主力机,只有一块 512G 的 NVMe:
- EFI 只支持一些简单的文件系统,如 FAT32 ,因为我打算主要使用一些高级文件系统,所以我需要给 EFI 单独分一个分区。
- 根目录我选择 Btrfs ,一方面是因为对这个文件系统比较熟悉,另一方面是想要使用它的子卷和快照功能。
- 因为是笔记本,我需要使用休眠机制来将内存数据存在硬盘上,所以我需要大于等于内存大小的 Swap 。
那么我的分区就是:
- 500M FAT32 /boot/efi
- 434GB Btrfs /
- 64GB Swap

但我家里的 NAS 的情况就会有一些区别:
- 使用 U 盘引导,所以系统盘上并不需要给 boot 或 EFI 单独的分区。
- 系统以只读模式完全运行在内存里,所以系统盘也不需要使用高级文件系统。
- 内存足够大,也不需要 Swap 分区。
- 存储盘全都挂载到/mnt 下。

一些高级文件系统有子卷和限额机制,如果未来需要调整的话比分区更灵活。比如你希望单独管理 home 可以把/home 分为一个子卷。

重装系统可以不像过去的 Windows 那样需要格式化系统盘,哪怕系统无法启动也可以使用 liveCD 进入文件系统重装和修复软件包。

话说我现在用 Windows 也不特意分区了,我现在只有在同一块盘上需要使用不同文件系统的时候才会考虑分区,比如我的移动硬盘一部分是加密的 NTFS ,另一部分是不加密的 exFAT 。
186 天前
回复了 helleon 创建的主题 NAS 有没有主机和硬盘分开的 NAS 方案?
@helleon #12 105W 你是看的 TDP 吗?所以你主要问题是功耗还是散热?
功耗的话,3800X 板 U 内存加一起待机 40W 左右,满载据说能到 180W ,但我的场景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待机或低负载。
散热的话 TDP105W 基本大多风冷和 240 一体水都可以压得住,甚至有的 120 一体水也可以压得住,超频除外。

当然我用这个 U 主要是因为手头正好闲置这个,如果新买的话我会考虑带核显的 Intel 。
186 天前
回复了 WizardLeo 创建的主题 NAS 关于 unraid 文件系统如何选择的问题。
@WizardLeo #9

unRAID 的 ZFS 更多是对 Cache Pool 特性的一个扩展,对 unRAID 开发团队来说,可能他们的 Array 解决方案依然是核心功能。这也就是为什么 ZFS 有很多高级特性,但 unRAID 并没有全都引入,因为它本来就是用来满足 Cache Pool 的功能需求的,而非作为 unRAID 的主要的存储方案提供的。

如果你对 ZFS 感兴趣可以看看 TrueNAS Core / TrueNAS Scale 。
对了,关于路由器的问题,其实还有一种思路,就是路由仅负责内外网之间的通信,那么路由接口的速度只要等于或高于你入户带宽就行了,内部其他设备使用一个高速度的硬交换机,便宜、口多、速度快。

如果是无线的话,WiFi5 一般最高就是千兆了,如果要更高速度就是 WiFi6 、WiFi7 ,后两种通常也就标配 2.5G 甚至万兆的网口了。
1. RAID 通常保障可用性,对完整性的保障极其有限,也就是说 RAID 的价值通常是在一定的故障程度上可以不停止提供服务。如果你需要保障完整性,就要做备份,比如直接把一个盘上的数据复制到另一个盘上,或者使用一些镜像方案,当然如果你觉得成本太高,使用奇偶校验的方案也勉强可以。
2. 看你对内网通信速度的需求,比如你在内网里从 NAS 上复制文件到电脑上,你要多快的速度。一般单块硬盘的速度在 100-180M/s ,差不多可以跑满千兆,如果你的硬盘比较快,或者组了可以提升读写速度的阵列,那么 2.5G 甚至万兆就是可以考虑的。当然网络这块是木桶效应,也就是说极限速度取决于你的 IO 速度、网卡速度、线缆速度、路由/交换机速度中最慢的那个。
3. 这个网上有好多教程,具体弄到哪一步有问题再单开主题问吧。

一般硬盘寿命在 5 年左右,但是这只是理论寿命,实际运气的成分很大,比如我有一块 3 年就故障了,还有两块跑了 5 、6 年还依然健康。
186 天前
回复了 nrtEBH 创建的主题 Linux GNOME 下大家用什么中文字体
界面文本 Noto Sans Regular
文档文本 Sans Regular
等宽文本 Noto Sans Mono Regular

Firefox 里:
衬线字体 默认( SimSun )
无衬线字体 默认( Droid Sans )
等宽字体 默认( NSimSun )

emmm ,基本上就是默认字体,没花心思找。每个人喜好都不大一样,我就是属于没啥喜好凑合着用的。
186 天前
回复了 helleon 创建的主题 NAS 有没有主机和硬盘分开的 NAS 方案?
其实功耗大头通常是硬盘,单块机械硬盘的功耗在 10W 左右,也就是如果你接 4 块硬盘就可以轻松超过很多中端家用 PC 的功耗了。

在满足算力需求的基础上,不用功耗太夸张的硬件就行,着重看扩展性高一些的。

我现在方案是 B550 主板+AMD 3800X (不超频),主板上带两个 M.2 和一个 PCIe x16 槽,不接存储设备的时候待机功耗在 40W 左右。买了个浪潮 M4 服务器上拆下来的 12 盘位硬盘笼,在主板上插一张同样是浪潮服务器上拆下来的 HBA 卡,使用 miniSAS 线连接硬盘笼和 HBA 卡。主机和硬盘分开,接风扇线、miniSAS 线和电源线,用同一个电源供电。
目前 2 张 NVMe 、6 块机械硬盘,因为 CPU 没有核显、需要跑 AI 和视频转码又从 PCIe x16 槽分出 8 通道插了张 2080S 显卡,所有硬盘旋转的情况下功耗 130W ,如果硬盘休眠功耗可以降低一些。

不管是用小主机/工控机,还是用 PC/服务器,只要有 PCIe 槽就可以扩展存储盘位,如果是 16 通道就可以用主流 12G 的 HBA 卡,如果是 8 通道就可以用主流 6G 的 HBA 卡,如果低于 8 通道还可以看看其他 PCIe 转 SATA 的扩展卡。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247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305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69ms · UTC 11:10 · PVG 19:10 · LAX 04:10 · JFK 07:10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