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somebody1  ›  全部回复第 12 页 / 共 14 页
回复总数  266
1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14  
这个帖子的讨论氛围太好了,v2er 都应该来学学,尤其是今天那个爱思的那个帖子的 OP !!!!
187 天前
回复了 webberQian 创建的主题 汽车 燃油车真的快落幕了吗
@zengzizhao
你说得对,是维基百科的一个错误,让 MP3 不知道怎么跑到 1946 年去了
187 天前
回复了 NewBee0001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小米 14 与苹果 15pro
@Pichai #198
你这说的太不对了。什么叫“小米的成功只是在移动端验证了被 pc 端验证过的摩尔定律而已。” 摩尔定律是 CPU 晶体管数量的定律,跟移动端和 PC 端有什么关系?

我专门去查了一下,没找到任何是小米首次引入系统广告的帖子或新闻。如果你有,你可以补充证据。先说是不是,再说别的。

你知道博主为啥说小米是互联网公司吗。我想你肯定没有认真听。认为小米的营收硬件营收非常低,反而是云服务这些东西才是营收大头?这种营收结构是典型的互联网公司的营收结构!!!换句话说,小米本身硬件利润很低,靠的是服务来保证利润的!!!
咋到你这里就是互联网公司了,不是硬件公司。一个非硬件公司能在全球手机市场排到前五,你让其他手机厂商脸往哪里放!!不做硬件能靠硬件立足,你觉得离谱不?看别人的观点,看全,再加点自己的思考!!!
188 天前
回复了 NewBee0001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小米 14 与苹果 15pro
@Pichai #193
没有米,他们会这么卖吗?

“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献给小米!!

你可以骂他,我可以夸他,我们都有言论自由。

为了让市场不再变成 2000 买到 899 的机器,我还是会选择小米!
@somebody1 没有一种方法能百分之百保证,有的话只能是人会变通。

那方框去卡人,得到的还是方框。
合格的管理根本不会出现这种问题,第二天就会知道第三天能不能完成。
188 天前
回复了 NewBee0001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小米 14 与苹果 15pro
@Pichai
我来说为什么买米,因为他不坑人,2000 的手机,绝对值两千。2000 买不到 899 的配置。
188 天前
回复了 webberQian 创建的主题 汽车 燃油车真的快落幕了吗
@imaple #117
不是这么论的,不能单单用这种技术革命来衡量。还得加上技术革命的应用。
第一次技术革命,简单,应用范围有线,很快就能完成,甚至很快就能达到瓶颈。
第二次类似,但是时间更长嘛。
但是第三次就不一样了,第三次的技术革命到现在仍未应用完全,到现在仍然在推进,在搞小的优化。比如智慧城市,智慧大脑这种东西。恰恰是因为没有完全应用,所以人类的中心还在于应用上,而不是创新上!
在没有感受到瓶颈时,人类(当然不是作为整体的人类)不会将资源投入到革命性的技术上,而是会投入到能看到成果的地方,比如刚刚提到的智慧城市。

这次技术革命,时间跨度更长,是因为其影响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运转方式。这次技术革命完成之后,便是新技术革命的起点,下次的技术革命应用会更加快速,因为人类已经有了无数的推广应用经验。

但是你也要看到其他的,比如,人类在超导等材料领域的投入,恰恰是因为没有那么大的需求,投入没那么大,但是如果需求到来了,人类会成十倍、百倍的投入,那个时候会快速的出成果。但总体上看,人类整体的科技进步是远远超过原来的速度的,社会整体在加速。
拿计算机领域来说,摩尔定律已经快到头了。快一点就在十年内,慢一点就是数个十年,肯定会有重大突破的。可能是材料的东西,也可能是制程的东西。利益,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为了抢占市场,能在下个数十年存活下去,会把利润拿出来投入到这块领域,这块领域会在公众视野之外,悄然而紧张的进行研发。等咱们知道的时候,某个新型的东西会铺天盖地而来,咱们才会感慨。啊,科技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呢!
188 天前
回复了 webberQian 创建的主题 汽车 燃油车真的快落幕了吗
@LandCruiser
打败电池得非得是电池吗?

往前推 20 年,谁能想到能把大街小巷上的汽车的内燃机换成电池+电机?

你的这种想法限制五年,十年就顶天了。十年后的科技树,更新一茬了!还百年!

你的认识,只能代表人类科技的一小部分,而广大的人类,默默的创造者无数的东西。这些东西,在成熟之前,你甚至都接触不到。一个井底的青蛙,才会觉得天就那一点点大。
188 天前
回复了 webberQian 创建的主题 汽车 燃油车真的快落幕了吗
@LandCruiser #93
你是化工出身得咋了,汽车又不是只涉及化工。材料领域得革新能让化工换一茬,更不要提相关得基础物理进步。
你敢预言一百年内材料领域和物理基础科学没有重大创新?

你要真敢,也是你没学到家!
188 天前
回复了 webberQian 创建的主题 汽车 燃油车真的快落幕了吗
@sbboy 是用小说通俗易懂的东西来说明,你猜三体这么说,为什么大家不攻击这个剧情?因为这东西,只要你多看点科技史相关的,就能得出来这个结论。人类得近几百年,科技发展越来越快。

我都没必要真的列出来。从大型电脑,到小型电脑用了多少年。从大哥大,到智慧型手机用了多少年。你去查查,这是对人类影响最直观得两个科技产品了。
188 天前
回复了 webberQian 创建的主题 汽车 燃油车真的快落幕了吗
@zengzizhao 发明和普及不是一个概念,爱迪生什么时候发明电灯的,这玩意在中国什么时候普及的?差多少年?
188 天前
回复了 webberQian 创建的主题 汽车 燃油车真的快落幕了吗
@imaple
人类的科技发展是加速型的。近些年的发展要比历史更快。

看过三体没,为什么三体人要让智子过来锁住人类的科技,因为人类的科技发展是加速的,如果不锁住,三体过来根本打不过人类。
188 天前
回复了 webberQian 创建的主题 汽车 燃油车真的快落幕了吗
@LandCruiser #22
你这个就自大了,100 年前,你知道才发明出来啥吗?
1920 年代,有声电影、电视、第一台 X 逛照相机
1930 年代,直升机、微波雷达。
1940 年代,火箭炮、弹簧、微波炉、mp3 ,电脑。

说实话,100 年前正是科技起步的年代。第一台汽油机是 1885 年发明的,距今不过 138 年,再过一百年,淘汰其尤其是完全有可能的,你说个五年十年,我都不反驳啥了,看不到科技跳跃的影子。

你说个 100 年,真的是离了大谱,对人类科技发展史一无所知才能说出这种话。
@songche #21
去谈合作,在你快递点寄售,一个提成多少,卖不掉就退回来这种。去谈谈。

谈不成再自己进货自己卖,可以少进一点,卖的差不多再进。
打印,米面粮油类的(耐存储,大件),生活必需品类(比如你的纸巾)
看看烟证能不能办下来
另外就是有些熟食之类的东西,可以跟有些店铺合作,抽成就行了。
190 天前
回复了 Sfilata 创建的主题 咖啡 请教下大佬都有什么咖啡日常解决方案
@xiaoshengwpp #187
bob 咖啡、coffeebuf 旗舰店、terraform 咖啡旗舰店
这三家,缺点是要养豆子,不能买回来立马就磨豆子。如果是现成的咖啡粉,喝到后面就只剩酸味了,香味都没了。
190 天前
回复了 devswork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如何正确的判断一个 IP 的地理位置?
@Cabana
看来是的,但是我们商业采购,这不在考量范围之内,目前从我们的视角来看,埃文是更合适的。尤其是公安级别的 IP 库,可以定位某个 IP 的具体地址,或者是某个地理范围内的 IP 地址。
@ODESZA #15
电动车,自行车可以,小电器你卖不动的。
但是电动车自行车量太少了,而且你卖给外面人,基本要有个人保持营业,成本就上去了。

如果买方不是学生,我觉得你根本就做不起来。除非你有稳定的批发收购方。你只负责从学生手里买,有人打包收购你的,你赚个差价
完全可以搞,而且成本小,就是需要地方放东西。

建议可以搞个网站或者公共号,可以网上看到东西,也可以线下来看。合适来取或者某个点到某个地方来取。

需要注意的是
一是宣传问题,最好和校内的旧书店之类的合作,给点钱,贴个宣传栏。
二是学校的政策问题,有可能刚开始不管,谁举报以下,你就进不来了。
三是种类不要做太全,要给别人能挣钱的机会,不然你也挣不了钱。

另外,二手的质量问题不好保证,那种看着不咋样的,就不要卖了,出问题更麻烦。还有些很容易出问题的品类,也不要卖,学校内部都有论坛,有几个吐槽你的,生意立马没了。
1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14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570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7ms · UTC 02:01 · PVG 10:01 · LAX 19:01 · JFK 22:01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