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awyerhou 1 天前
这个问题不应该有疑问啊,你跟市场没有任何关系,你的主观对市场不产生任何影响(如果你是主力那另说),在这种情况下,想赚钱肯定要研究市场,而不是研究你自己,不要把精力放在不相干的地方,
就像有的人,指望去庙里请个开了光的吊坠,打麻将赢钱,这实在太扯了。 |
2
xiao9469 1 天前 半年看一次市场比半个钟看一次的人胜率更高
|
4
L4Linux 1 天前 via Android
@xiao9469 另外 5 年前新能源炒作时期,买了创业板就不管的,除非定投,现在也没回本,对自己的钱还是要上点心。半个小时看一次或许没必要,一天看 2 、3 次应该不算多。
|
5
xiao9469 1 天前
@L4Linux 没错,理论上看的频率高操作确实不一定高,如果这个人能对抗人性的话。另外看不同的视角怎么对待完蛋这个概念吧,你认为的亏损指的是筹码降价了,但我看的是你依旧掌握这么多数量的筹码,长线下跌的结果只是筹码变便宜了,不是筹码归零了。谁会知道未来某个行业的涨跌?就像大家都不知道 19 年之前要屯口罩一样。
|
6
cmdOptionKana OP @Sawyerhou 是只需要研究市场,不需要研究自己,还是既要研究市场,也要研究自己?
最基本一点,自己真实的风险偏好,这点就很多人没有研究清楚,而这点对投资的影响还蛮大的。研究自己,真的与投资无关吗? |
7
LngfoWng 1 天前 via iPhone
越操作越变形 已经打算主要仓位买 BRK.B
等标普 纳指什么大跌再加点杠杆 |
9
Sawyerhou 1 天前 via Android
@cmdOptionKana 我说“研究自己”是代指你这里的“乐观、悲观、艺术、运气...”之类的玄学,风险偏好、性格因素、学术背景...并不包含在内,毕竟这些概念从一开始就不包含在你的主题当中,
而且这些概念本身就是科学、客观的,你现在突然跑题引入,咬文嚼字,对你的主题观点也没什么支撑作用。 |
10
cmdOptionKana OP |
11
cmdOptionKana OP @Sawyerhou 或者可以换个说法,因为研究这个主要是想对小散有点建议和启发,你也可以说说小散投资怎样才能避免“赢家的诅咒”。
赢家的诅咒不是我发明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说有这种现象。既然有这种亏钱的现象,那我们总应该学习和思考如何避免吧。 |
12
Sawyerhou 23 小时 54 分钟前
我个人不希望不断扩大问题外延,v 站也倡导“抓住要点,忽略枝节”,但既然聊到这了,我就顺着歪歪楼,
你这里的“悲观、乐观”主要指价格预测,类似于数学里的“期望”,但是以个人主观估计的期望,投资需要基于客观的期望, “风险偏好”主要指对波动的心理承受能力,类似于数学里的“标准差”,即个人可接受的最大标准差, 至于散户如何避免“买贵”的问题,类似于另一个帖子里“散户的优势”,这些问题是很重要的问题,我也有自己的想法,但这些接近了如何赚钱的秘密,在免费社区我是不会说的(而且这些问题解释起来非常麻烦,大部分人看了也不信,吃力不讨好)。 |
13
000sitereg 23 小时 52 分钟前
我感觉炒股的基本是要聪明 智商高
本质上就是个人的修行,对价值观,对输赢的心态 性格的磨砺 |
14
ryd994 23 小时 46 分钟前 via Android
书上看了个词就生搬硬套瞎扯。竞标和投资没有必然关系。
投资和炒股也是两回事。投资是对资产的综合管理,投资品可以是股票可以是债券,也可以是别的东西。大部分炒股的人只是在投机而不是在投资。 我买 VOO ,不是因为我对现在的经济有什么见解,而是历史回测证明了定投指数基金就是无知的普通人的最简单的正解。即使是 A 股,长期定投指数的策略也不算差,只是需要注意高位止盈而已。 看回测投资确实就是看后视镜开车。然而只要历史拉得足够长,就会发现人类只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历史。定投指数短期可能不赚,但长期一定不亏。放弃了赢过其它投资人的机会,反而保证了自己不会败给平均。 |
15
defaw 23 小时 36 分钟前
错误的,短线就是纯粹的情绪驱动,情绪到了你就进,情绪没了你就撤,低买高卖,不外乎如此。
|
16
riskyrun 23 小时 24 分钟前 普通人不要搞那么多花里胡哨,定投 VOO ,沪深 300 就可以了。不需要懂任何股票知识,只需要知道你买了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里最好的几百家公司,如果这些公司都不行那就没有公司行了。
|
17
cmdOptionKana OP @ryd994
> 竞标和投资没有必然关系 1.我没说有必然关系。 2.没有必然关系,也可以有启发啊。投资里由于太乐观而吃亏不是很常见吗。 > 投资和炒股也是两回事。 1.我每次说到炒股,都特意加括号(投资/投机)。 2.炒股既有投机的玩法,也有投资的玩法。你说“两回事”反而比我更不严谨。 以上你对我的指责,我觉得冤枉,因此回应解释,但这是小问题。你给出的操作方式倒是与我这两篇文章的推论一致,属于偏保守,有较强风险意识的玩法。 |
18
cmdOptionKana OP @Sawyerhou 我这两篇文章的主题就是“赢家的诅咒”,你说我扩大外延,是指我那句话?
投资如果能基于客观期望,那当然更好,但正如你自己也说 “这些问题解释起来非常麻烦,大部分人看了也不信”,连做一个基本解释都不简单,让人相信也很难,那么真正学会这种客观分析,就更难了。 你看看本贴正文我提出的问题,我有强调由于小散没有精力、没有能力,所以才退而求其次分配一部分时间精力研究自己,这对于小散来说反而是更容易理解和学习的。 |
19
Sawyerhou 20 小时 41 分钟前 via Android
@cmdOptionKana 有点迷惑,以下是我以为的情况,
讨论主题是"炒股是科学还是艺术",#6 楼引入"风险偏好",#10 楼引入"其和乐观悲观的差异"和"运气",扩大了讨论问题的外延, 其实我只想表达炒股是科学而不是艺术,其余的回复都是因为你问了的被动回复,我并不觉得跟"炒股是科学还是艺术"有什么关系。 |
20
cmdOptionKana OP @Sawyerhou 我以为应该结合标题和正文内容,综合判断帖子的主题。看来你倾向于只看标题。由此产生了误会。
另外,我说风险偏好,是因为你说研究自己属于 “把精力放在不相干的地方”,而风险偏好显然属于研究自己,是对你部分发言的有力反驳。 |
21
Sawyerhou 19 小时 55 分钟前
@cmdOptionKana #20 那请问你这个帖子的主题是什么呢?如果不是你的标题,总不能是我#1 楼的回复吧,这又不是我发的“主题”帖。
大家都有自己偏好的语言习惯,不过还是倡导一下,“如果你要反驳什么,请反驳那个主要的要点,而不是一些旁枝末节”。 |
22
cmdOptionKana OP @Sawyerhou 我前面已经对你说过,昨天今天这两个帖子的主题就是“赢家的诅咒”。
你在 #1 楼提出的完整逻辑链条是:小散的主观不影响市场 -> 想赚钱要研究市场 -> 不该研究自己 就这样一个逻辑,“不该研究自己”不是重点吗?那你 #1 楼的重点是什么? |
23
haiku 18 小时 13 分钟前 我觉得自己的投资方法起码没错,但肯定不如那些专业的,也不期望能像专业投资者一样的收益率。
1. 买之前看看最近几次财报,PB/PS/PE/DCF/股息率/CAGR ,也基本不看炒作的热门中小盘,现在有大模型 + DeepResearch 就更容易了 2. 指数基金主要看宏观经济(通胀和就业)和大盘股的总体 EPS 增长,估值水平吧 ,最近几年对标普纳指打击最大的还是 2020 2022 两次,这两次一次是突发事件,很快消化,另一次就是宏观经济出问题了,通胀爆了需要暴力加息,这时候适当减仓,多放点存款现金总没错的 |
24
liu731 PRO 投资就是修炼心态,所有交易规则、技术指标在你心态不稳那一刻就会崩塌
|
26
iv2ex 7 小时 13 分钟前
那得先理解是什么科学,什么艺术。
维基百科: 科学(英语:science ;词源为拉丁语:scientia ,意为“知识”或“藉专业知识获得的技能”等[1])是一个要求确实遵守其基本原则且立基于客观事实的系统性研究领域,以可被检验的假说与预测为形式,进行知识的建构与组织工作。[2][a] 科学强调预测结果的具体性、可证伪性;其他与科学对应的方法,有许多在更大程度上基于纯粹且主观的思考活动,而更少基于客观事实。科学不在于寻求绝对无误的真理,而是在现有基础上,以科学方法不断尝试揭露和确认客观世界的运作法则和原理等。 ------ 大多数散户炒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能力走科学炒股路线吗? > 散户没用科学的方法炒股和`炒股`是不是一门科学并不冲突 |
27
cmdOptionKana OP @iv2ex 研究这个问题,是希望对小散(包括我自己)有帮助。
对于小散来说,最可怕的是明明自己在用不科学的、情绪化的方法来炒股,但却误以为自己在科学炒股。最常见的案例是,自研一套方法,偶然短期内赚钱了,就认为这套方法得到了事实验证,后续亏钱的时候还是坚守这套方法,越亏越多。 如果能认识到自己的操作不科学,认识到自己的情绪,认识到自己悲观乐观的底色,也认识到运气成分,反而更容易保持头脑清晰,避免高估自己。 “赢家的诅咒”,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因为乐观而赚钱,也会因为乐观而亏钱。我从“赢家的诅咒”这种现象得到启发写了上一片文章,又从上一篇文章的评论反馈中发现很多人坚信自己是在科学炒股,而提出本帖正文的几个问题,希望帮助大家思考:我真的是在科学炒股吗? |
28
iv2ex 6 小时 30 分钟前
@cmdOptionKana #27 从炒股`赚钱`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买入的时机是否科学不重要,很多人可以凭运气赚到钱(投资或者投机)。
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控制回撤。如果能控制回撤,收益曲线波动不会特别大,总体收益趋势向上。 但是控制回撤(亏钱)可能就更需要科学的理论知识和行为规则指导。 |
29
cmdOptionKana OP @iv2ex 肯定需要科学理论,要学习,而且光学习还不行,还要实践、训练。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最大的问题是根本没有意识到要学习,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操作不科学。
很多人认为:最近我赚钱了,就足以证明我的操作是科学的。或者,只要我赚钱了,是否科学就不重要了。 我反复研究 “赢家的诅咒”,就是为了打破这种思维陷阱。(你看我这两篇文章的评论,有多少人愿意承认自己不科学呢?) |
30
labubu 6 小时 5 分钟前
冷知识,纳指 10 年 5 倍了已经
想长期赚钱的话唯有纳指,大跌加杠杆 all in 就对了,买个股前期收益再多顶不住一颗雷,公司再好也有走下坡路的时候 |
31
way2explore2 4 小时 41 分钟前 via Android
我觉着我看到最好的是
投资是 farm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