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lacklock
V2EX  ›  东京

东京两周生活初印象:缺点篇

  lacklock · 2 天前 · 16673 次点击

8 月底在东京待了两周,第一次去日本日本。没少看日剧、日漫,网上也诸多说法,终于去体验了一番。我老婆在那一个人租了房子(池袋附近跟一个中国人短租了房子),所以我没住酒店。我对住在城市没什么向往,所以旅游签过去待了两周。

下面分享一下两周东京生活对日本的印象。先从缺点开始吧。

出租车贵

出租车很贵。查了一下东京差不多起步价 30 元,之后每公里 20 元。在外面玩好几次我看要走一点路,我说我们打车吧,我老婆每次都不愿意。在国内没吃过这个苦。

轨道交通的价格差不多是国内的两倍。

轨道交通不是一家公司

日本的轨道交通是私营的。东京都内很多线路是不同公司运营的,而且他们很多是车站共用,地铁和火车在一个站。结果导致有一些站的换乘对初到的人会很迷茫。一个站台上的车也分很多种,不知道这个规则也很容易坐错车。

比如国内地铁 1 号线转 3 号线,出了地铁就是沿着路线走到另外一个站台就行了。在东京会出现要先出闸机,然后走一段路到另外一个闸机重新刷卡进,找到自己车次对应的站台。然后在站台的板上看下一次到的是哪一趟车。并且同一条线先还会分快车和普快(各站都停)。初来乍到的人还是颇有一些难度。主要东京电车也多。

大阪有一个去机场的电车,前 4 节车厢是到机场,后 4 节车厢去和歌山。虽然广播会播报,但是确实也看到不少坐错车的人。我在国内坐地铁没遇见过这种同个车次不同车厢去不同目的地的。来东京前,我坐地铁从来没看过是哪个车厢。

IMG_2550.jpeg

没有小电驴

不清楚日本其他地方,在东京是没有小电驴的。因此几公里这个距离的通勤就很尴尬,只能硬着头皮走了。那边对自行车的停车也管理的很严,没看到共享单车。

东京规定非机动车的电动只能是踏板助力,不能有油门。因此就只有助力自行车这一个形态了。所以日本的外卖小哥是骑自行车送外卖的。我个人感觉东京的城市密度和上海内环差不多,上海没有禁电动车,只是上海管理的稍微严一点。

Image.png

工业品贵

电费和手机运营商费用的价格是国内两倍以上。

印象中水费还有一个起步价,是下水道的维护费,一个月 50 元人民币左右。其实这个钱也很合理,下水道确实是需要定期维护的,只不过国内比较良心,这个钱没跟终端居民收。

国内在消费品制造有价格优势,很多电子消费品是从中国出口到日本的。东京安克的定价是国内网购价格的一倍左右。

电子商务弱,外卖弱

在亚马逊上买过几次东西,体验挺一般的。国内的电商平台东西又多,快递又快。品质和性价比各类选择都有。日本人是真的死板,又没有菜鸟驿站。他们配送的时间只能告诉你是哪一天。结果就是配送的时候你最好在家,否则跟他们重新联系时间也挺麻烦。退货也麻烦,退货费也贵。

于是最后还是通过拼多多海淘了一波。

外卖生态也几乎没有。这个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结果,我个人觉得还是有比没有好,起码有的选。

我能想到一些原因外卖没做起来的原因:

  • 东京没有电动车,骑自行车配送半径和效率都很有限。Uber eat 一单配送费要 50 元。
  • 东京很多都是小饭馆,只有一个长条吧台,只能坐六七人。只有老板一个人。这种小店饭点的时候人是满的,对他来说外卖来了更多的单子他也做不了。
  • 有能力做配送的店价格肯定也不低,日本的社畜日常也吃不消。因此更常见的方式是去便利店买个预制菜的饭加热一下。在上海待过的人应该熟悉这种模式,属于是又快又便宜。

排外

之前刷到很多店铺不接待中国人、外国人的图片,在东京还真遇到了。附近有一家拉面店,就去吃了。是和深夜食堂类似的一个小吧台,只有老板一个人做。来吃的都是本地人,所以他没有准备外文的菜单。门口一台日文自动的点单机,他也不跟顾客说话。我进去刚开口,他一看不是日本人就把我请出去了。结果门口有两个本地妹子人还怪好,说这里没菜单,要用那个机器点,点好单子给老板。于是强行进去点了拉面,老板来问一些细节调整(我猜是要不要加香菜这种),我听不懂他就叹气摇头。

我觉得这个场景可能是文化习惯的区别。国内很多小店要是碰到外国人语言不通,一般都会很热情的沟通,反正瞎点也是做,来了都是客。日本很多小店就是几十年在这做周边人的生意,外国人碰到的概率低,怕麻烦索性就不招待了。

不过很多大一点的店会做外国人的生意就没这样了。很多店服务员懂中文。在银座去了一个烤肉店,来的全是中国人,服务员也都是中国人,含中率过高。然后打开大众点评一看,这家点在大众点评的地区人气第一。

人工贵

东京的最低收入比较高,最普通的超市收银员一个月工资也有一万多。白领和蓝领的初始薪水差距很小。好处是大家都有一定的基础消费力,缺点是所有人工都很贵。东京的剪头发起步价是 300 元。租房子要换一次门锁,很普通的门锁,上门服务一次要 1000 元。

这也是日本很多人可以接受快乐教育的原因:上大学出来在公司做一个文职,一个月一万多。高中毕业在超市当收银员一个月也是一万多。如果开上出租车,一个月 2 万多。那么多花时间,多花钱读大学的意义是什么?国内现在接受不了初中分流,无非是底层劳动者不仅收入低,地位也低。当上大学是一个亏本的事情,很多人自然就不追求了。

水果贵、蔬菜少

日本有严格的农业保护制度,凡是他们能种植的,都归农协统一管理。农民的最低收入有了保证,但是加了一层中间商到终端消费者价格就贵很多。最明显的水果就是西瓜了,超市里最小盒巴掌大的西瓜果切要 25 元一盒,我感觉价格差不多是国内的 5 倍。农产品的进口被严格管制,因此水果就呈现出了贵且少的情况。得益于国内的规模化种植和运输基建优势,国内的水果供应真的是很丰富且便宜的。我在杭州,水果店可以正常价格供应到新疆的阿勒泰香梨,东北的葡萄,云南的石榴,非常的厉害(出国前并没这么大的感触)。

当然我平时也不是每天都吃水果,但是我经常喝奶茶(古茗爱好者)啊。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他们的饮料里放水果也很少,国内的普通的水果奶茶到了那边价格贵一倍。我后来难受去超市买了一盒西瓜汁,一喝根本喝不出西瓜味。仔细看才发现是果蔬混合,只是含有一点西瓜汁,混的是胡萝卜。八嘎呀路,7% 的西瓜汁含量饮料封面大图居然只放了西瓜!我又沉默了。

还有一点难受的是他们的绿叶菜非常少。不知道是因为不喜欢吃所以少还是因为贵所以吃的少。日常的便餐里几乎没有绿叶菜提供。一般就是和沙拉一样切了一点点包菜丝,和一个汉堡里的蔬菜量差不多。然后就是和韩国类似的一些小泡菜。关键是一根青菜都没有!如果没有出国,很难相信发达国家白菜都供应不上。后来我去一家泰餐的店吃饭,总算有蔬菜可以单点了,一份空心菜 50 元,添一碗米饭(泰国香米)要 20 元。后来我去超市看了一下空心菜的价格,差不是国内的 3-4 倍。

大米贵

日本大米是真的贵,结果就是正常一份餐的米饭量挺少的。但是日本人也有饺子配米饭的传统艺能,这么吃的话我感觉勉强能吃饱吧。也听说很多人来了吃不饱的。米的价格是国内的 3-4 倍。原因还是因为农协限制了大米的进口。国内一般饭店添一碗米饭的价格是 2-4 元,对比到日本添一碗米饭 10-20 元价格似乎也合理。

小红书上随手搜的:米饭配饺子,再来一点麻婆豆腐。这就是日式中华料理了,一根青菜没有。这都算是高级套餐了。在中国这么一份套餐卖你 60 元你觉得香不香。

截屏 2025-08-30 15.23.30.jpeg

豪华套餐再给你加一碗拉面,注意这个套餐的左下角还提供了蔬菜。哪个中国人看到这个套餐不迷糊。而且这种饭吃完感觉味觉很空虚!饱是饱了,但是没味道。

IMG_61EF498C3804-1.jpeg

而且我还真在超市看到了日本政府的储备粮,价格是普通大米的 6 折左右。买了最小份的回家煮。这种陈米特别特别难吃!就是国内最最便宜的那种外卖用的米,近些年我在国内都没吃过这么难吃的米了。很久以前汽车站门口的 10 元一荤两素的快餐的米是这种米的感觉。年轻一点的朋友应该没吃过这么难吃的米。

插播一条优点:星巴克和麦当劳价格和国内一样

但是非常神奇的一点是:日本星巴克和麦当劳的价格和国内几乎一样。要知道日本的平均物价是国内的两倍以上,他们的人力成本也是两倍以上。然而,连锁的星巴克和麦当劳却能保持一样。我真不知道是国内的太贵还是日本的太便宜。

而且我看到很多人点一杯可乐加薯条在麦当劳坐一个下午,办公和学习的都有!联想到《中国合伙人》俞敏洪早期教英语买份薯条在麦当劳上课。老实说麦当劳的环境还是挺喧闹的(毕竟有小孩),日本人能在这环境学习我也是佩服的。

没有早餐文化

日本是没有早餐店的。因此如果在国内有吃早餐习惯的朋友,在日本要难受了。豆浆、油条、豆腐脑、小笼包、鸭血粉丝汤、煎饼果子一概没有。还有粥和各种小菜,我在新疆和西藏都能吃上早餐,在日本是一口都没有。其他的不提了,越提越难过。所以在东京上班的社畜感特别强。

日本社畜早餐一般就是一片吐司,或者一个便利店饭团(一片海苔,很咸)。传统家庭吃饭是一碗米饭,味增汤加一点小咸菜。讲究一点的还要往饭里打一个生鸡蛋。

IMG_7A92EF30C5F9-1.jpeg

再欣赏一下吃货福音:纯咸饭团。我在超市买的这个同款,一个字咸!吃之前脑海中都是日本滤镜,一口吃下去怎么只有咸味,怀疑人生。再吃一口馅里就是撒了一把酱油,还是咸,滤镜稀碎。这个当早餐,还没上班我就要哭了。

IMG_C73DB28D4503-1.jpeg

忽然怀念在上海吃的粢饭团(早餐)!糯米包油条,甜咸可选,可以自己挑要加哪些小菜。

IMG_1E00FA452088-1.jpeg

小饭馆都有固定店休,晚上八点关门

几乎所有的个体户每周都有固定店休,真当上班来干。几次看地图上的小饭馆,走到的时候发现店休。晚上八点就准时关门,七点半去就不招待了。而且有的店就只招待一轮客人,可能他预制的食材就这么多,卖完就算了。真的很佛系,一毛钱不想多赚。不过外国人的店还是继续营业。

稍微晚一点能吃上东西的我感觉只有居酒屋了。居酒屋的烧烤分量也很小!日本人也是能忍,两个小串吃一个小时,跟国内贵妇下午茶一样,两口蛋糕吃一个小时。

所以你夜里 12 点想点几串烧烤,不好意思,臣妾做不到。更别提小龙虾了。

租房

默认没有任何家具

日本租房默认是给你一个全空的房间,什么家具都没有。退租的时候也要把里面的东西全都搬走。难怪日式搬家东西全给你整理好,原来人家搬家就必须清空。在这个时代,一个繁华的都市里租房默认是清空的状态,真的是有点脱离时代。可能小日本自有国情在此吧。

大家可以在小红书上经常看到日本留学经典开局奇观(关监狱还能给张床呢):

IMG_E45D6142099D-1.jpeg

IMG_2567.jpeg

窗帘都不给配,卫生间里一卷纸也没有。

而且可能电也没有。因为要自己单独去开户才提供。房东一度电也不能给你白用。

IMG_2569.jpeg

冷知识:日本扔大件垃圾需要付垃圾费,按照体积买垃圾券。一个床垫在东京丢差不多要付 50 元的垃圾费。如果你觉得搬出去麻烦,也可以请人上门抬走,一件物品大概是 250-750 元。

因此也有一些留学生开局是去捡垃圾凑家具。

IMG_1066C085B686-1.jpeg

日本这套垃圾处理的制度我个人认为是有一点反人性的。吉井忍在《东京八平米》(她租的房子是 8 平米)里提到她买了垃圾券贴在她的垃圾上,结果自己的垃圾券被别人偷走了。于是她就被收垃圾的训斥了。也存在一种可能丢在下面的垃圾不知道是谁的。大城市里这种靠自觉掏钱的制度必然是有人不遵守的。得亏东京没有电动车了,不然初中不良小孩每天放学街区绕一圈倒卖垃圾券够零花钱了。

租房要给房东礼金

你租房的时候,要给房东 1-2 个月的房租作为感谢金。注意不是押金不是定金,是纯赠送!

AI 查到的解释:习俗来源:二战后日本住房紧缺,房客为了能租到房子,愿意额外支付给房东以示诚意,这种习惯逐渐固定下来。

你看,大日本自有国情在此了。但是日本政府也知道这个没道理,政府的公租房是没有这个钱的。

假设我跟房东签了一年合同,第二年要续签一年,是否需要再给一次礼金呢?答案是不要,因为我不是重新租赁,再收一次没理由。但是你续签合同也给房东添了麻烦,所以需要付给房东一个月房租作为续签费。续租还是要感谢房东呢!

IMG_B3DACAE247FC-1.jpeg

退租提灯定损

虽然租房的时候给了房东礼金,已经感谢过了,但是走的时候不被扣点押金也是很失礼的。东京提灯定损是标配了。搬走的时候通常要付一笔卫生清理费。因为房间会全部清空,打扫以后会仔细检查每个地方是否造成了磨损。如果墙上有一条划痕,也会提出需要更换整面墙纸为由收一笔钱。好消息:不是针对外国人,是他们就有这习俗。真是当日本人整了。

IMG_78B4D016C1A7-1.jpeg

正常居住难免有些生活痕迹,但是这些痕迹要求的修复金额真的是很离谱的。

床很小

大家可以留意一下日本的影视剧里,一般一个人都是那种 1.2 米的小床,就算是夫妻的大床也比国内小一号。因为日本的大床是 1.4 米。

IMG_F91F8AE955C9-1.jpeg

酒店的大床也是 1.4 米。而且这边酒店无论是你定的是标间还是大床房,住第二个人就要给前台多交一点钱,一般是 100-200 元。可能多一个人多费了点水电吧。

总之日本诸多习俗对中国人来说,常有一种小气的感觉。

房产

房产税

日本虽然土地归私人所有,但是房产却要每年交房产税。每年要交房子估值的 1.4% 的资产税。还要再交一笔城市规划税,在东京这个的税率是 0.3%。加起来每年要交房子估值的 1.7%。等于差不多 59 年就要重新付一次房子的价值。这个数字可能大家还是没概念,举例你在城市边缘 150 万买了一套 50 平的小公寓,每年要交给政府 25500 的房产税,摊到每个月就是 2125 元。

里面就算没住人每个月还要水电气的开通费用。而且房间里只要有电视就要交 NHK 电视的费用,不能关。每个月差不多要交 100 元。中国人一般也不看日本电视台了,所以交吧难受,不交又是层层阻挠。

IMG_8AB5B93AB651-1.jpeg

再次,日本人也受不了这。因为小米电视台不能接收 NHK 电视信号,很多日本人因为这个原因买了小米电视。 Image.png

土地私有,基建受累

土地私有产权带来的影响就是很多需要征地的基建推进困难。我们国家土地国有修个高架、城改都困难重重,日本土地私有就更是难搞了。

为什么很多街景一看就知道是日本?除了日本比较窄的道路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电线杆。

IMG_CCF6CC48AC9C-1.jpeg

你该不会以为电线杆是高级的象征吧?中国城市改造的时候,所有线路已经全走地下了。我感觉是不是现在县城都没有电线杆了?日本因为土地私有加上能力有限,无法承担把老城电线走地下的成本。繁华的银座和涉谷街头就看不到电线杆。

日语是一门糟糕的语言

从信息传播的效率而言,日语是一门糟糕的语言。

日语有两个半的硬伤:

一:日语没有自己的成体系语言符号。

二:日语没有进行完整的现代语言改革,拖累日常现代表达。

两个半:黏着语语法不符合当前世界语言主流。

日语在我眼里只有一个优点:底层规则注重发音的美感,结果是日语听起来很悦耳。同样一段话,对比韩语和越南语,日语好听的多。在音乐上日语的押韵非常容易押韵。我个人认为这也是日本注重外在礼仪的一个体现。但是这个好听的代价是语言信息密度低,有些发音调整规则对外国人来说复杂,外来语的本地化片假名发音完全偏离了外来词的原始发音。

没有自己的语言符号

日本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字(中国人:造几个字有这么难啊?)。直到唐朝的时候从中国学习了先进的汉字作为书写的符号之一。但是日本人没有真正的学习汉字并完整接受。日本保持了自己的发音和语法,只是把一些书写符号用汉字表示。等于只学了一半(其实只有四分一,因为很多汉字他们也没学明白)。只学一半的后果是文字和发音完全对不上,汉字的象形文字的作用被消解了。

我们知道我们每个汉字的发音都是完整的一个音节。但是这个到日本里,因为汉字的含义要对应到日语的发音,结果就是一个汉字可能有几个音节。以英文举例,书,英文是 book 。假设英文引入汉字作为文字符号,Here is a 书(发音:不可)。因此书这个汉字在英文里依然读作“不可”。那唐诗怎么办?律诗和绝句就全损了。所以为了兼容汉字的原始发音,于是又加了一套发音方式,叫音读。以“山”为例,本土读法是 yama ,音读就是 san 。富士山,读作 fuji san 。但是山手线读作 Yamanote-sen。这就带来了另外一个困扰:当看到一个单独汉字的时候,日本人无法准确说出是哪个音。最坏的情况是一个日本人的汉字名,有几种读法,等于是多音字了。日本姓氏的读音是由自己决定的。本质是因为汉字在他们那里是没有统一发音的。

以一位知名老师的姓氏“三上”为例,最常见的读做 mikami ,但是也有人的姓读作 sanjou 。补充一个背景,日本直到明治维新前只有贵族有姓。因此很多人姓氏是后面随便取的,发音也就千奇百怪了。

Image.png

同时一个汉字,同一个含义在日语依然会有多重发音。举例来说日语里今年的读音是( kotoshi ),去年的读音是( kyonen )。等于今年是一个专有名词,去年也是一个专有名词。但是写到汉字里今年和去年的“年”字是同一个字。因此同一个含义的“年”字只能有了多重读音。

雪上加霜的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大量引入西方词汇,这次是用片假名自己重新音译。这个文字接受等于又是学了一半。因为自己重新发明了一套表音体系,原有语言比如英语的词根词缀就全丢失了。

以 PC 为例,英文里 PC 是 personal computer 的缩写。中文就取他的单词含义意义找到对应的语言的词,翻做个人电脑。也有人直接引用缩写写成 PC 。日本人是直接根据读音翻译成片假名的,约等于翻成了“怕松纳鲁空飘特”,后来他们觉得这样翻很长,还是用缩写方便。但是他们没有直接音译 PC ,他们是把片假名缩写了:“怕松空”。这么一来这个词,日本人看不懂,会英语的也看不懂了。

再以我喜欢的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为例,这个名字中国人和外国人都能看得懂。中文是“王国之泪”,英文是“tears of the kingdom”,但是这个名字日本人绝大部分都看不懂,因为是英文 tears of the kingdom 的片假名翻译。我要是跟你说这个游戏名字是“提阿兹・欧布・杂・金古达姆”,没点英语基础肯定想不到什么意思。

Image.png

日语没有全盘进行现代化改革

现代的科学体系引入后,很多现代社会的表达需要重新调整。我们国家在建国之初对一些现代新事物进行了统一的命名,而且还简化了汉字。但是日本还是尽量保留老传统,导致语言在很多基础表达上显得很麻烦。

以星期举例,一周有 7 天,我们是星期一到星期六,只有最后一个特别点是星期日(对应 sunday )。日语里是: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日曜日。虽然他们这么按照天文排也有道理,但是我请问这周金曜日离水曜日有几天?换成中文我问周五离周三有几天,是不是方便很多。日语里最基本的数字和历法都没有全面使用新的表达方式。结果就是 7 月 7 日 7 时 7 分的 7 有多种读法。

再比如封建糟粕的敬语体系完整的保留了下来。诚惶诚恐了。

黏着语系不符合世界主流

世界主流的 Top 2 语言,英语是屈折语系,汉语是孤立语系。英语和汉语语法有很多相近之处,比如我不喜欢你,英文是 I don’t like you 。几乎可以一一对应。虽然英语多了时态,时间会放在后面。但是日语的黏着语是原型句子在后面不断添加助词。刚刚的句子在日语是:我喜欢你才没有。否定词在句尾。

这个在互联网时代以前其实没什么影响,只是语言习惯,我们也有一些省份的喜欢倒装。但是现代社会的直播翻译就麻烦了,因为在说完一整句话之前完全不知道这个句子的含义。因为否定词在最后!回想一下日剧里为什么总是一个人说完话之后另外一个人要发出“ei”的惊讶,因为前面说了很多最后加上否定词直接反转。

日元持续贬值

日元持续贬值,对于对在日本赚钱的人来说是一个缺点。2012 年 1 美元兑日元是 80 ,2020 年的时候大概在 110 左右,24 年的时候最低跌到 150 左右。过去的 13 年里,几乎贬值了 50%。然而过去十多年间美元兑人民币都在 6 - 7 之间波动,大概是 10% 左右范围的波动吧。

一个中国人在 2020 年左右到日本工作,发的日元工资,那么到今年,人民币计价的收入等于打了八折。如果这个人是在 10 多年前来的日本,那么他的收入兑人民币等于只有六折。这是为什么现在日本的薪资收入对中国来说没那么有吸引力的原因。

对于中国购物旅游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了,大家应该也能感受到日本的消费品越来越便宜了。日本是发达国家里旅游性价比最高的国家了。

日本是个岛国的基础能源、矿产无法自足,依赖进口。他们的农产品也需要大量进口(除了大米)。因此无法做到肉烂在锅里,日元的贬值对整体的购买力影响是很大的。当然日本是一个已经完成了城市化的工业化发达国家,下限是比较高的。但是日元的持续贬值是无法逆转的趋势。信息化的新兴产业日本毫无建树。日本最有竞争优势的就是旅游业了。对中国旅游签的门槛后面还得降。

总结

日本来旅游还是挺好的,一些生活方面的不便反正就几天。如果长期住在这,相比国内某些生活的便利性还是有一些缺失的。好在离得近,东京飞上海机票也就千把块。不过这个看人吧,有的人也能忍忍。

不过日本作为一个东亚发达国家,有其独特的艺术审美,也有不少优点。国内在某些方面可能是无法达到日本的高度的。下篇我会列举一些日本的优点。

第 1 条附言  ·  1 天前
里面提到 uber eat 价格搞错了,因为我没点上外卖,当时随手查的的信息可能理解有误。我上小红书上看了几个东京外卖订单,配送范围 3 公里的价格大概是 500-600 日元,差不多是二十多人民币吧。
第 2 条附言  ·  1 天前
优点篇已经更新: https://v2ex.com/t/1156114
259 条回复    2025-09-02 16:26:15 +08:00
1  2  3  
wupher
    101
wupher  
   1 天前
是啊,这么差

那些有钱人,演员,甚至中产,还去日本居留,买房。

他们是怎么想的?
twig
    102
twig  
   1 天前 via iPhone
@lacklock 轮得着你可惜么……
strobber16
    103
strobber16  
   1 天前 via Android
练好口语装太君可解
wskymark
    104
wskymark  
   1 天前   ❤️ 1
出租车、外卖、人工这些贵是合理的,一个正常的发达社会就应该这些高价,而不是国内这种压榨底层。
165924
    105
165924  
   1 天前
别的可以当作生活风格不同,但是日语确实很混乱啊,日本人自己都这么觉得😧为什么前面有这么多人喷 op ,精日不至于到这种程度吧
LiFExxl
    106
LiFExxl  
   1 天前   ❤️ 1
每种语言可能都有自身的不便不足之处,“某一种语言是糟糕的”这种说法感觉有点单一片面了,毕竟语言发展了几百上千年,承载了他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日语学精确实挺难的,我考完了 N1 也只是懂了一点皮毛,有很多外人看来暧昧,不明就里的情况,但是学到一定程度后也能发现日语有些表达很精致简洁,还有在动漫中只有日语表达才有的味道。
xiparos
    107
xiparos  
   1 天前
为啥不学点日语呢?和中文没差,便人便己
alading11
    108
alading11  
   1 天前
1. 出租车确实贵,我去的时候赶新干线打了次车,给我心疼的;
2. 轨交确实对第一次去的人不友好,而且新宿站太大了 200 多个出口,我在底下就迷路了,谷歌地图导航都带不到正确的口,只能随便找个口出去;
3. 有电滑板的,你在路上应该可以经常看见左边要么有自行车要么有踩 Luup 的人;
4. 水果和蔬菜确实相比国内更少,也更贵,但是是有平价超市的,我去的时候每天晚上去激安超市买 300 块 5 根的香蕉,另外翻照片看了下其他蔬菜价格,200 块一捆大葱,160 一盒蘑菇,100 块一份芦荟,100 块一捆生菜,100 块一小包干辣椒,100 块艺捆小松菜,100 块一包豆芽,70 块一盒切好的葱段;肉的话,加拿大产猪肉卷 100g 128 块,另外有个不知道啥部位的看着像腿肉 100g 118 块,还有 158 块的(以上所有除以 20 就是 RMB )。
另外,OP 的消息怎么感觉全是小红书搜来的,开始我还以为是楼主自己的小红书账号分享,结果下面看全是二手消息汇总
alading11
    109
alading11  
   1 天前
@Danswerme #19 我有段时间还真的特喜欢吃全家,15 块一份饭加热一下加瓶冰可乐,比点个外卖或者出门找店吃方便多了,就是饭少了点不过也能吃饱。
alading11
    110
alading11  
   1 天前
@loveour #48 纯主观就纯主观,哪来的客观了,但凡换个标题“东京旅游两周纯主观体验”,再加上把小红书搜的这些内容换成自己的纯粹体验都不会有那么多人有意见
taifus
    111
taifus  
   1 天前
感谢分享
june4
    112
june4  
   1 天前
中国就是人力便宜,基建发达,所以对于能上 v2 的人来说,在中国的享受体感远大于国外也算是合理。当然了如果是送外卖的体验又是一回事。
之前去香港玩了一圈,主观上如果工资差不多的话我喜欢呆内地。
alading11
    113
alading11  
   1 天前
另外分享个个人看到的,在松屋上厕所的时候看到门上贴的招聘夜间店员海报:年收入 375 万(基本工资 24 万每月,另外有加班费和夜班津贴,一年两次奖金,),工作时长 8h ( 21:00-9:00 ),每月休假 9-10 次,每年两次长期休假,工作内容:接待,简单烹饪,清洁和食材管理。
jciba5n4y6u
    114
jciba5n4y6u  
   1 天前
两周就这么多感想,真是多愁善感啊
614109
    115
614109  
   1 天前   ❤️ 4
没想到楼主只是发了一些自己的体会,结果就踩到了很多人的尾巴。。。。
catazshadow
    116
catazshadow  
   1 天前
@cmdOptionKana 那要看你懂不懂我讲的道理,如果你不懂,那自然你会认为我不讲道理。

所以问题是,为什么对一个国家的事实陈述一定要适用于其他国家?注意,我没有说一个国家有没有核是好事还是坏事。
c6h6benzene
    117
c6h6benzene  
   1 天前 via iPhone   ❤️ 1
@lacklock 我是不理解“借用别人的书写体系”为什么会值得可惜。他们本来是有语言的,只是没有书写系统,没法写出来,正好这时候遇到了唐朝,接触到了汉字,就开始借用汉字这套书写系统。而且除了用来表意之外,他们也有一套“万叶假名”来用汉字来表音,而后就发展出了现在的平假名和片假名。这个时候,汉语就存粹是他们的“外来语”,用惯了自然也就成了他们语言的一部分。

而且单纯用汉字来表音的情况也有很多,比如说要把吴语、粤语、闽南语写出来,虽然用的也是汉字,但没了解过是读不懂的。
zsqduke
    118
zsqduke  
   1 天前 via iPhone
@asnldm 为什么你觉得汉字是优良传统,外来词就是泛滥。。这个价值评价是怎么来的?是不是有点想当然?

站在日本的角度来说,两者都是外来的,哪个好用用哪个,拿来主义本来就是岛国的传统拿手好戏
cmdOptionKana
    119
cmdOptionKana  
   1 天前
@catazshadow

你说 “这种汉字,片假名平假名,还有这几年外来词泛滥就是日本这个洋葱样子的反映” (没有核)
既然你说日本的文字词语反映了它没有核,那我很自然问你美国连自己的语言文字都没有,又有没有核呢?

你如果讲道理,那你必须想提出一个判断有没有核的标准,然后我们看看哪些国家没有核。现在根据你的标准,美国的情况比日本更糟糕,因此我问美国是合理的。

(也请你注意,我也没有说一个国家有没有核是好事还是坏事)
aureole999
    120
aureole999  
   1 天前 via iPhone
都是些老生常谈的话题,而且都是第一印象,刻板印象那种,就比较容易引起争议吧。假如一个外国人来中国两周,说厕所脏,乱吸烟,随地吐痰,共享单车随地乱放之类的,也会有人不服气,毕竟也有很多地方有秩序讲文明不是。
zsqduke
    121
zsqduke  
   1 天前 via iPhone
@165924 不同的视角的点是不一样的

白人老外:为什么有汉字,能不能不用汉字
中国人:为什么现在片假名越来越多(我看不懂)
日本人:敬语太麻烦,写汉字太麻烦,同音词太多
laonger
    122
laonger  
   1 天前   ❤️ 1
星期部分说得不对,日语的星期几是按照 英语 甚至是 拉丁语(其实这俩一回事儿,语义一样,用词不一样)的词源来的。用英语词源来讲:

星期一,月曜日,mon+day = moon's day 月亮之日
星期二,火曜日,thues+day = thir's day (tyr's day) 火神之日
... 依次类推,余者 wiki....
星期六,土曜日,satur+day = saturn's day 土星之日
周日,日曜日,sun+day = sun's day 太阳之日
c6h6benzene
    123
c6h6benzene  
   1 天前 via iPhone
@lacklock 啊,德语也是这样,一个 nicht 前面都要重写。
asnldm
    124
asnldm  
   1 天前
@zsqduke 我说的优良传统是,先根据现有体系想个合适的翻译,想不出来再造新词,而不是上来就一股脑用片假名注音。不过日语的语音体系有先天缺陷,表音化是有极限的,最后还是摆脱不了汉字,所以就显得尤为滑稽
Vonrix
    125
Vonrix  
   1 天前
你说在东京呆了两周。后面早餐那里你又说 “这个当早餐,还没上班我就要哭了。”
emmm🤔
microscopec
    126
microscopec  
   1 天前
刚从日本回来,发现日本很多一户建,这是优点还是缺点?
wand
    127
wand  
   1 天前
想了解一下,日本人现在是不是不怎么加班了?都躺平了?想到社畜这个词是从日本传过来的,还挺感慨的。
BeautifulSoap
    128
BeautifulSoap  
   1 天前   ❤️ 4
因为太长实在没能看完,但是我想说一点
在日本,根据一个外国人的日语能不能流畅交流,遇到的待遇有时是不一样的(除非你是欧美白人大爷日本人才会多点耐心、当然也多不了多少)
感觉在日本消费他们并不太在乎你作为客户是哪国人(毕竟日本这么多外国人都习惯了)。但如果你没法用日语交流那就是完全另当别论了
我在日本快 10 年了,日语交流完全没问题,真的没有在消费这点上遇到过一次歧视和差别待遇

至于排外,很多地方对不会日语的人的确态度不好,但 lz 用国内接待外国人热情这点举例不太恰当。因为在东京这种大街上随便扔个石头都能砸中外国人的地方,接待外国人的频率是非常高的。不要觉得一个只做周围熟人生意的小店外国人就少。我住的地方是典型的日本人为主的住宅区,但就这地方都天天路上碰到老墨、老印、老中、越南的人。无法交流的外国人一多这个交流的成本可能店家就不想负担

比如你去的那个拉面店就是用的卖食品券的机器,用这种机器的店基本都是只有一两个人在店里,忙到连收银点单、跟顾客交流都没时间的小店。你如果有机会可以注意这些店吧台后面的店员,在忙的时候是不是根本不停的。然后你再想一想如果这时候来个无法交流的外国人要他停下手上所有得活的话是怎么个体验(我因为真的在餐饮打工过我是能理解的)
BeautifulSoap
    129
BeautifulSoap  
   1 天前   ❤️ 1
@wand 说现在日本工作压力小没什么特别的了,给你看日本今年的放假表吧
下面这图里红色、青色数字是周末,红色圆圈是法定假日。这些法定假日是真的能放的假日(基本没什么公司会法定假日不放)。一个月差不多能有一天的法定假日,而且因为周一周五的占比很高,所以经常每个月都有个三连休
比如这个月 9 月里就有 17,18,19 和 23,24,25 三连休
https://www.kkday.com/ja/blog/30917/asia-japan-2022-calender

图里面的虚线框是这些框请了年假的话就能有更多连休。基本就我观察,这些能连休 4 天、9 天的机会大部分人都会请年假休息的
虽然这法定假日和欧洲比算少的,但和国内比已经是休闲难度了。以至于我妈已经形成我每次练习我我都在放假的刻板印象
BeautifulSoap
    130
BeautifulSoap  
   1 天前
@BeautifulSoap 我去,打开了几个链接复制错成 2022 的日历了。算了也大差不差,能说明放假这事就行。今年日本 9 月是 13,14,15 三连休。23 有一天休假,我正在考虑 24,25 要不要请年假连成 23~28 的五连休
catazshadow
    131
catazshadow  
   1 天前
@cmdOptionKana 我只想说日本没有核,我没有跟你讨论其他国家的意愿。我也没有跟你讨论一个国家是不是应该有核的意愿。可以打住了吗?
zowee
    132
zowee  
   1 天前
差不多,发达国家似乎都这样,德国也差不多
dingyaguang117
    133
dingyaguang117  
   1 天前
除了语言这快不懂,其他感受跟我旅游感受完全一致。
cnt2ex
    134
cnt2ex  
   1 天前   ❤️ 1
@asnldm #55
元音少正是日语很好听的原因,日语公认比中文好听,怎么在你这里成了缺陷?
日本人塑料外语那是外语没学好,怪到日语上属于是拉不出屎怪引力不够了。反过来说,正是因为没那么多复杂的发音,外国人学日语就变得更简单了,这是个优点才对。

日本现在滥用片假名,应该说这是现代社会的大趋势。
现代社会有了互联网,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更加的频繁了,新概念每几年就会出一堆。
当一个新概念从外国出现的时候,你指望每一个新概念都等待一种“官方”的翻译然后再使用本来就不现实。而日语正好存在一个书写系统能够直接音译他国的概念,所以这个机制被滥用了。

日语的书写系统结合了多个国家的书写系统,你单单站在中文的角度才觉得日语是屎山代码而已。
从其他语言来看,中文也是屎山代码。公交车也可以叫巴士,出租车也可以叫的士,互联网也叫因特网等等,中文怎么一会音译一会意译?

而且由于中文缺少借鉴外来语的书写系统,这导致了一堆词只能直接用英语。比如像什么 brunch 、神经网络中的 transformer 之类的词,至今没有“官方”翻译,完全用的英文,这难道就不是屎山代码了?
cmdOptionKana
    135
cmdOptionKana  
   1 天前   ❤️ 1
@catazshadow 你直接说你不想讲道理就行了。

老师:你儿子考 80 分,分数太低,要退学
家长:别人考 80 分也要退学吗,这个要公平吧?
老师:我很公平,我很讲道理,但是这个退学规定只适用于你儿子,不讨论别人哦,这位家长你可以打住了吗?
catazshadow
    136
catazshadow  
   1 天前
@cmdOptionKana 啊对对对
asnldm
    137
asnldm  
   1 天前
@cnt2ex

1. “元音少正是日语很好听的原因”“日语公认比中文好听”,拿出非日本人研究的文献证据
2. “日本人塑料外语那是外语没学好”,日本中小学那么多年英语教育,教出来的英语发音稀烂,其中有读空气之类的文化原因,但首要原因是日语音节数量太少,不经过专业训练根本不可能讲好外语
3. 基于 2 ,外国人(我姑且认为你在说以表音文字为母语的人)学习日语的最大障碍并非发音,而是汉字
4. 你也知道日本人滥用片假名,我再补充下,因为日语信息密度低,日本人还滥用片假名缩写
5. “日语的书写系统结合了多个国家的书写系统”,你可以说日语有四套书写系统(考虑全角半角的话就是八套,啧啧),但追溯源头的话,无非就是汉字和英语字母
6. transformer 在日语里就是简单片假名注音,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如果你觉得这也算翻译,那我没什么可说的了
e23nome
    138
e23nome  
   1 天前
租房要给房东礼金

太搞笑了。
tinytoadd
    139
tinytoadd  
   1 天前   ❤️ 1
@cnt2ex 兄弟 你的评论我都看不下去了。发音少=好听,于是日语比中文好听,同理日语大于意大利语( 7 个元音)、法语(约 16 个元音)、英语(约 20 个元音)。好不好听一个主观的东西,哪里听说的公认说法。

还有日本人外语差,于是说明日语发音简单,于是推出外国人容易学日语。我按你的逻辑,日本人外语没学好,但外国人能学好日语,于是日本人比外国人学习能力差。这显然是错的。

用主观观点说一大通,我只看出了你的母语学的不够精。
asnldm
    140
asnldm  
   1 天前
@asnldm #137 纠正一下 5 ,汉字和平假名没有半角,所以实际是 6 套
v2esand
    141
v2esand  
   1 天前
我和老婆去日本玩了好几次,感觉最近一次最能留住我们的就是吃的挺好,无论去外面吃还是买回来在家吃。不讨厌日料的话能吃的很舒服,价格也不贵。
elffkdx
    142
elffkdx  
   1 天前 via Android
以前看新闻说有个日本人来中国看到中国人用勺子吃西瓜就决定定居中国原来是真的。
cnt2ex
    143
cnt2ex  
   1 天前
@tinytoadd #139
>好不好听一个主观的东西,哪里听说的公认说法。
公不公认你可以用英语一搜"chinese sounds better than japanese"和"japanese sounds better than chinese",看看到底是觉得中文好听的人多还是觉得日语好听的多。
按你的说法,好不好听是主观东西,那音乐这种东西可以不要了,大家天天去听建筑噪音就行了,毕竟主观的东西嘛,哪来的公认的说法。

>还有日本人外语差,于是说明日语发音简单,于是推出外国人容易学日语。
你逻辑和眼神指定存在一个有问题。建议你学习逻辑学或者去看医生。

我可没说“日本人外语差说明日语发音简单”。我甚至都没说“日语发音简单导致日本人外语差”。我甚至是反对这个观点的。“日语发音简单导致日本人外语差”是另外一个人的观点。
我说的是,发音简单,所以学起来更加容易,这里是指非汉字体系下的外国人和发音更加复杂的语言比较(比如中文)。因为“发音”这一块就不需要花太多功夫就能掌握,否则你难道要认为,发音复杂了才更容易学习?

>用主观观点说一大通,我只看出了你的母语学的不够精。
你连观点都抛不出来,甚至连逻辑都不通。我感觉你不仅母语不够精,逻辑也十分糟糕。
winson030
    144
winson030  
   1 天前
可能是因为中国国家发展的后发优势,让楼主有底气评价一个经济迟缓的发达国家。
g1eny0ung
    145
g1eny0ung  
   1 天前   ❤️ 12
你们这帮 b 啊,去楼主说优点的帖子里评论评论啊,楼主说的旅游体验好,服务业态度很好你们是一点儿都看不到啊。

一说缺点就能发现一帮精日在这里跳脚了,众所周知,越接受不了指责,那这个人必然就是越自卑的啊,你就算精日,日本人也是瞧不起你滴。和气一点,每个国家及其文化都有优点和缺点,这太正常不过了。
sdzbzyc
    146
sdzbzyc  
   1 天前
好详细啊,谢谢楼主,晚点慢慢看
c6h6benzene
    147
c6h6benzene  
   1 天前
@asnldm 关于第六点,音译嘛,就是这个样子的。咖啡、坦克、沙发、巧克力都在中文中存活下来了。如果真有知名人士把 transformer 对译作「创思仿」并推广使用,最后得到认可,那这就会是翻译,只是中文音译的时候也会选一下字,而不是直接用拼音罢了。
bodayw
    148
bodayw  
   1 天前 via Android   ❤️ 3
作为半个语言学习爱好者,看过一些语言学家和 polyglot 们写的东西和视频,我有一个观察:他们永远不会去捧或者踩某一门语言或是某一种口音,任何语言现象或者口音都有自己的特点而已,不分好坏和对错。

而我觉得,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是在顾忌政治正确,而是因为他们见得多,全世界各种各样的语言里五花八门的现象也正是他们的兴趣所在。也就是说,乍一看语言学只是一门学科,应该不涉及什么价值观判断,但研究语言学的人大概率会认同并赞美多样性。

当然我上面说“不会去捧或者踩”并不包括娱乐性质的吐槽之类。这种显然是很多的,而且本来以一种语言的习惯去“批评”另一种语言的“不合理”之处确实很好玩,不如说这也是语言爱好者的乐趣之一。这和帖主一本正经论证“日语是一门糟糕的语言”在心态上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固然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对语言学感兴趣,所以说我也不是要批判帖主,只是帖主确实对语言的了解有点太少了,就可能容易被一些观念和成见所影响。
dc25b
    149
dc25b  
   1 天前   ❤️ 1
前面吐槽租房物价贵还挺客观,但也基本就是发达国家通病,你多去几个欧美国家生活过就没什么大惊小怪的,甚至对我来说因为我常驻澳洲,每次去日本甚至还要感慨很多东西物美价廉。但后面那些就是纯扯淡了,你不能把一个国家因为和中国习惯和国情不一样就简单说成是缺点。

而且话又说回来,很多日本这些所谓的物价贵,其实很多都是针对所有发展中国家而言的。你去印度,东南亚也有更便宜的人力,出租车,水果,外卖,甚至比中国还便宜,但那又怎样呢?如果一个印尼人,菲律宾人吐槽中国榴莲价格太贵,我们菲律宾真是太强大了,你身为中国人不会觉得搞笑吗?日本自然有不少缺点,但是在发达国家中他的某些长板实在太长了。
fancy2020
    150
fancy2020  
   1 天前
能把“国内”改成具体国家名字吗?因为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中国国内还是日本国内
geekzhu
    151
geekzhu  
   1 天前   ❤️ 2
前面半吊子精日好多,没想到
dyq917
    152
dyq917  
   1 天前
日语问题的确很多,所以我也懒得学。
“小饭馆都有固定店休,晚上八点关门。给你加一下 9 点商场就开始关门了。”
不过这个我理解是优点,尊重劳动法,不是钻到钱眼子里了。
worldhandsomeboy
    153
worldhandsomeboy  
   1 天前   ❤️ 1
@g1eny0ung 啊? up 是去旅游的啊,我以为是定居前的体验考察
ZAN0029
    154
ZAN0029  
   1 天前   ❤️ 1
@anzu 你穷是因为你不喜欢钱吗???怎么能得出来结论吃得少是因为不喜欢的。。。?那中产必吃沙拉 rich ppl 天天喝绿叶汁是因为他们中国化了是吗
Kiske
    155
Kiske  
   1 天前   ❤️ 1
@LTuser 因为大一统观念深入骨髓, 车同轨 书同文 线同宽是唯一标准, 看待问题只有一个视角, 总把自己想象成统治者.
chenyu0532
    156
chenyu0532  
   1 天前
感谢 op 的优缺点帖子。。。

单纯从生活方面看,给我的感觉是不如国内舒服和方便啊,能问下在日的朋友,什么原因让你们润出去的吗?

周末双休?工作能干到老不会被辞退??挣得多?
aino
    157
aino  
   1 天前
bro 有话说😅
ryougifujino
    158
ryougifujino  
   1 天前
只去过日本旅游,跟着 Google Map 走习惯后没觉得轨道交通不同公司有什么问题,相反不像国内那样进出安检,节省了巨量时间,再加上 Apple Pay NFC 直接刷无延迟,闸门默认打开,综合起来效率巨高。
ChrisFreeMan
    159
ChrisFreeMan  
   1 天前   ❤️ 6
当我觉得写的有点意思的时候,翻到下面的评论,卧槽好有意思,这就是我付费上网的原因。😂
kfpenn
    160
kfpenn  
   1 天前
前面几点还好,确实感觉是你在东京两周可以感觉到的,但后面写的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要么是网上看的要么是 ai 写的,很不符合“初印象”
wctcemilio
    161
wctcemilio  
   1 天前   ❤️ 1
已经 21 世纪了,原来霓虹的孝子还是这么多😍
cloudzhou
    162
cloudzhou  
   1 天前
@cnt2ex 首先,别那么“公认”,这玩意没有哪来的公认。我还公认粤语、潮汕话全世界最好听呢
xuqiccr
    163
xuqiccr  
   1 天前
对于旅游来说我觉得不太方便的是轨道交通太多,JR ,地铁,电车啥的,因为行程经常几个工具都要坐,所以分不清我应该买 Jr 三日券还是周边三日游之类的,因为不知道要坐的工具里是不是有不涵盖在内的
glaucus
    164
glaucus  
   1 天前
看完标题就知道评论区得有多炸了
asnldm
    165
asnldm  
   1 天前
@c6h6benzene 可以参考 124 楼。你举的“创思仿”其实有些中式翻译的味道,按日式片假名注音法应该翻译成“chuansifoma”,不仅看不出意思,输入成本也更高,占用空间还大,还不如不翻译。我猜日本人的的想法是,片假名注音不用动脑,有时候还能让日语多一个能サ変的新词,岂不美哉!
cmdOptionKana
    166
cmdOptionKana  
   1 天前
@asnldm 你说错了

1. 日语里平假名、片假名、汉字是平级关系,而汉字和拼音显然不是平级,拼音的地位低一大截。因此你说日语用平假名相当于汉语用拼音,是错误的。

2. 语言是活的,嫌太长占用空间大,可以缩短,例如智能手机 スマートフォン就习惯简化为スマホ,这种简短化在日语里一大堆,因此你说的“输入成本高、占用空间大” 也有待商榷。
GK100
    167
GK100  
   1 天前
写的挺好的,很多事情千人千面,没有绝对的答案,自己觉得好的就好,不好就不好,没必要说服对方一定要怎么样, 甚至用一些大概念去绑架对方。
就跟天气热不热一样,看下限,而不是上限,18-32 和 27-32 ,最热都是 32 ,但 18 那个地方,就很舒服,是吧。
seenthewind
    168
seenthewind  
   1 天前   ❤️ 2
@zsqduke 反对你#2 #3 的说法,按你的意思:

1. 如果你日语学得好,或者你母语是日语,你就会觉得日语好。
2. 中文里面大部分现代科学之类的词汇是抄日语作业,并且日语完美结合了英文原意,所以是东西结合的完美示范,所以日语是好语言。

你既讲不清楚日语这个语言哪里好,又不清楚历史,按你的说法差不多意思是 ”日语就是完美的示范和结合,中文抄的日语,所以你日语学得够好就会知道日语好“

首先,日语结合英语是什么完美示范,我个人英语学的还可以,但我不觉得英语是什么“好”语言,即便是美国人、英国人他们恐怕很多人都跟喜欢西班牙语、法语,理由:1. 美国尼克频道出品的 181 集冒险动画片( Dora the Explorer )是一部风靡全球的美式英语教学片,里面就同时在教美式英语和西班牙语。2. 英语中的大量词汇是抄的法语,即同一个东西有多种说法,其中更“高雅”的英语词汇就是抄法语的。

那么根据你的说法,日语是结合英语的完美示范,那么英语又是结合西班牙语、法语的完美示范,如果以“语言结合的完美示范、抄别人的语言就是不如别人的语言”来评价语言好坏,那么日语至少排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之后。


其次,如果你足够了解新民主主义或者近代中国求索的历史,在那段时间确实“抄”了不少日语翻译英语的词汇,但是仅限于“近代”的一部分词,说是“大部分”、甚至“现代科学”都是日本人翻译的,基本上就是在胡扯了,我个人理解仅至于“近代”开始时有一部分词汇是直接从日语翻译引进的,但后续就有中国人自己结合中文的背景的翻译。比如 “自行车”:张德彝于 1868 年随清朝考察团赴欧,在游记中记载了他在伦敦、巴黎等地首次见到自行车时的情景,并首次使用“自行车”一词描述这种交通工具。此前中国文献中多称其为“脚踏车”或“洋车”,张德彝的记载使“自行车”成为官方认可的通用名称。


最后,你说 op 观点有误我不介意,但是你用一种以偏概全的理解在错误的纠正他,是完全不负责任的胡说八道。
Jacobson
    169
Jacobson  
   1 天前   ❤️ 4
写的很棒,平时一些润人都是报喜不报忧,问就是这好那棒,无非是怕偶有一点不好,别人就会笑话 TA 当初的选择而已,是为自己的选择而战,而不是为事实而战。

这世上哪有无缺点的国家呢?

继续更新,爱看。
Jacobson
    170
Jacobson  
   1 天前
@Jacobson #167 偶有=但凡
ynxh
    171
ynxh  
   1 天前
感谢楼主分享,科普意义很大啊,看到一半我就忍不住点赞投币,杠精太多了,急了跳脚的人更多🤣精彩
HannibaI
    172
HannibaI  
   1 天前
前面自己切身体会挺好的,怎么后面从小红书吐槽贴总结起来了。。
dmhorse
    173
dmhorse  
   1 天前
2025 年了,V2 里面还有这么多精日?
Sayonaracc
    174
Sayonaracc  
   1 天前
@geekzhu 同感,很不适,人家发帖子分享一下,冷嘲热讽加精日的评论是真没想到还不少
2en
    175
2en  
   1 天前
@ViolaH #54 感谢指正,差点被 op 骗了
Huelse
    176
Huelse  
   1 天前
没毛病,V2 这有很多日吹,时不时就有移民日本和留学日本的帖子,全 tm 中介,笑死
belin520
    177
belin520  
   1 天前
OP 明明写的很好呀,很多是差异,并不是实打实的缺点,但是也主观的描述清楚了,认可不认可都是 OP 主观的看法。主打一个分享

不知道前面几个突然间那么激动做什么,好像真的戳到肺管子了。
cmdOptionKana
    178
cmdOptionKana  
   1 天前   ❤️ 1
精日、日吹、霓虹孝子,罪名扣了一大堆。

一方心平气和讲道理,一方抛开事实扣帽子,实在有趣,笑死。
CoderGeek
    179
CoderGeek  
   1 天前
那个地方待久了也就那么回事 我最最最受不了的 就是饮食 中国胃真的在国外待久了都会感觉一般
TUTOO
    180
TUTOO  
   1 天前   ❤️ 1
楼主确实写得有失偏颇,但是前面几位回复确实也不像正常反应。
jjx
    181
jjx  
   1 天前
文笔挺好的呀

不是事实的话就逐一反驳好了
chimission
    182
chimission  
   1 天前
留子开局那部分确实把我逗笑了,美好的周一从楼主帖子开始
CHTuring
    183
CHTuring  
   1 天前
OP 写的很好~期待还有其他贴~
imokkkk
    184
imokkkk  
   1 天前
码农在日本的收入,不如在国内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生活舒服
alleluya
    185
alleluya  
   1 天前
@ZAN0029 #154 哈哈哈哈 从上往下翻 看到前面都在骂 op 以偏概全 全是偏见 合着他们这说发达国家不喜欢吃绿叶菜就不是偏见了
imokkkk
    186
imokkkk  
   1 天前
@2397613259qqq 你也是个二极管 直接整个最准确 幽默
iOCZS
    187
iOCZS  
   1 天前
东京安克的定价是国内网购价格的一倍左右。根据上下文没看懂。。。。
asnldm
    188
asnldm  
   1 天前
@cmdOptionKana 汉语没有可以对应假名的符号,那只能用拼音代替了,实际效果一样就行。

你说的简写在日语里是普遍现象,2/3/4 字符简写在日语里不要太多,在我看来,这是因日语信息密度偏低而自然而然形成的习惯。再讲片假名注音翻译,可以说是让本来就偏低的信息密度雪上加霜,为了提高交流效率,大家不得不想出各种简写,那这种“翻译”的意义何在呢?我只能理解为文化使然。更不用说大量用片假名注音的新词根本来不及简写,实际上也就凑合了,反正大家都这么用。

用假名输入法的话输入成本可能会变低,不过现在没几个日本人会了吧。
CuSO4
    189
CuSO4  
   1 天前
@zsqduke #3 我靠谢谢!我还在愁星期怎么背呢
imokkkk
    190
imokkkk  
   1 天前
op 写的挺好的,都 2025 年了 还一堆日本吹 我是想不到的
nenseso
    191
nenseso  
   1 天前
感谢分享
Jinnmki
    192
Jinnmki  
   1 天前   ❤️ 1
话说很多电线杆那个问题 我不觉得花纳税人的钱把路反复挖开在填最后路面都是补丁状的东西坑坑洼洼比电线杆直接露在外面好到哪里去了
cmdOptionKana
    193
cmdOptionKana  
   1 天前
@asnldm

“汉语没有可以对应假名的符号,那只能用拼音代替了,实际效果一样就行”

错误。

日语和汉语是两种语言,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汉语没有假名,那就是无法类比,而不是强行用拼音去类比。平假名对日语的意义,与拼音对汉语的意义,差异巨大,实际效果也完全不一样。

另外,全球的主流语言,有的密度高点、有的密度低点,但都在 “实用” 的范围内波动,日语也不至于离谱到 “不实用” 的程度,日语有密度低的缺点,也有表达细腻的优点,综合评价很难说有多优秀或多糟糕。
cmdOptionKana
    194
cmdOptionKana  
   1 天前
@imokkkk 你说 OP 写得好,为什么还要骂 OP 是日吹?

东京两周生活初印象:优点篇(纯主观) https://v2ex.com/t/1156114
wumou
    195
wumou  
   1 天前
国内打车、外卖配送费这么便宜,难道不是剥削吗?我们的低人权优势
c6h6benzene
    196
c6h6benzene  
   1 天前 via iPhone
@asnldm 跟后面回复一样,在中文当中因为没有一套专门用于表音的正式符号(当然汉语拼音或者注音符号都可以充当这个作用,但接受范围都有限),所以最小的表音单位就是字,加上字本身有表意的作用,所以才说音译的时候大家都会选下字,比如 Bush 不会写作“不死”这类的。

我没仔细研究过,但之前应该也有过一段新概念大量输入时,音译为主的时期,比如说大家都很熟悉的德先生和赛先生,真的就是“德谟克拉西”和“赛因斯”。如果最后是这两个词留了下来的话,中文大概也有片假名地狱了吧。
lacklock
    197
lacklock  
OP
   1 天前
@iOCZS 我去线下的店里看了安克充电头的价格,比我在国内买的贵一倍。安卓手机应该也比国内的贵,因为有个日本人跟我说他想在中国旅游的时候买小米(我没去看过价格)。有个日本人跟我说很喜欢华为的折叠屏,说这个这么贵中国人也很多人买吗。
mwuxlcanrh
    198
mwuxlcanrh  
   1 天前   ❤️ 3
一句话,没有血汗牛马给你廉价剥削了,不习惯罢了。

38 度的天气,住在车里的出租车司机和逆行狂奔的外卖小哥,构成了方便廉价的基础。
testliyu
    199
testliyu  
   1 天前
理性讨论问题就好,没必要攻击
franklinray
    200
franklinray  
   1 天前
大胆,竟然敢在这里说日本不好?楼主还想不想在日本混了? doge
1  2  3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53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59ms · UTC 08:59 · PVG 16:59 · LAX 01:59 · JFK 04:59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